从体验消费到专业培训,冰雪运动如何“扎根”南方?

“我家两位小朋友特别热爱冰雪运动,7岁的姐姐正在学习花样滑冰,5岁的弟弟则在冰球队受训,一周要来俱乐部训练5~6次,每次的训练时间在1小时左右。”在上海一家滑雪俱乐部里,“85后”妈妈陈文(化名)正目送孩子走上冰球训练场地。

冰球有竞技属性,也非常考验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冰雪运动开销也不小,以我家弟弟参与的冰球为例,1套装备在8000元左右,可以用上1年,以280~300元/半小时的教练费来算,每年培训支出就超过3万。”陈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教练正在为青少年授课冰球。邹臻杰/摄

近年来,在“北雪南移”的热潮与趋势下,南方人对于冰雪运动的投入,已不再限于体验性的项目,而是逐步从文旅消费转向职业培训。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10月期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其中,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1.86亿人,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1.61亿人。

滑雪、滑冰场热度几何

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有个冰雪梦,由于上海和周边城市没有大型滑雪场,因此,每年冬季都必须飞赴北方滑一趟雪。“吉林长白山、河北崇礼近年来去的多,路线比较熟悉,且各类配套设施也完备。有了两个孩子后,开始让他们也逐步接触相关冰雪运动,没想到也很喜欢,就坚持到了现在。”

体育行业专家、“体育产业生态圈”创始人陈点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冰雪运动可谓北部持续火热、南部热力不断。由于我国并非冰雪传统国家,华东、华南沿海一带城市的市民,原先对冰雪运动接触甚少,但如今热情也很高。

“我们调研了广州、无锡一些滑雪场,这类滑雪场有餐饮、住宿、培训、装备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从场景上看仍属于文旅消费项目。”陈点点说,从雪道数量、等级等看,这些仅能满足初级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一旦兴趣养成、水平进阶后,滑雪爱好者会选择去到北边更开阔、很更有氛围感的场地去深度体验。

长三角区域内的滑雪、滑冰场受欢迎程度如何?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浙江已有10余家中大型“网红”滑雪场,多分布在安吉、文成等地;在江苏,无锡古运河、徐州大锦山及督公山等地的滑雪场都是热门场地;安徽的大别山滑雪乐园、天柱山滑雪胜地也是不少游人的选择。

“在上海,除了临港在建的9万平方米雪场之外,冰场的分布较多较广。而冰场作为场地运营方,需要把培训、活动、赛事等服务作为重点装进去,这也是雪场、冰场都需遵循的产业链运作规律。”陈点点说。

记者调研发现,以上海的全明星、世纪星、冠军等老牌冰场为例,它们开设在大型商场内以带动商圈人气,通过日常门票收费(吸引大众客群)、场地出租(给体校等训练用)来实现主要营收,并定期举办一些冰场、体育队之间的友谊赛、互动活动。

上海某滑冰俱乐部门口。邹臻杰/摄

陈点点还表示,随着以职业为主的、聚焦长期冰雪项目(如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培训的青少年人数的增加,以专业培训为主的商业模式得以诞生。“与此同时,职业培训对于冰雪项目的授课教练水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专业培训成趋势

从原先的文旅消费,转向以青少年专业培训为主的市场,南方地区长期发展冰雪运动的关键,还在于设施建设、人才储备。

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会长严家栋表示,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随着冰雪运动在南方不断推广,5年来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呈几何倍数增长,2021年已达到280万人次。

“上海在冰雪项目青少年训练、赛事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市场化合作经验。”上海静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校长冯亚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花样滑冰”“冰壶”被陆续纳入上海市运动会这一竞赛体系,再后来是“短道速滑”,而今年的上海市运动会还新增了“冰球”。

目前,上海涉冰上、雪上、轮滑等专业俱乐部(单位)超过15个,冰球也从原先的7支队伍发展到如今的30余支队伍。而其中,市场化合作模式已成为南方地区青少年参与专业冰雪赛事的主要渠道。

陈文告诉记者,她的小儿子已在滑冰俱乐部受训冰球运动近2年,陆续也参与了一些俱乐部组织的友谊赛、竞技赛,今后成绩和条件许可,也会考虑向职业方向发展。

冯亚表示,一直以来,少体校与冰场或俱乐部达成合作,共同培养冰雪人才。“一方面,冰场或俱乐部将其机构下的运动员注册我们队里以获得官方赛事参赛资格,我们队会为在赛事中得奖的运动员一律提供补贴、奖励等;另一方面,日常期间,冰场或俱乐部会为我们队提供训练场地。”

陈点点也表示,国内14所师范类院校是培养冰雪项目专业教练的“摇篮”。目前,沈阳体院学院、山东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已独立设置了冰雪专业,这关乎冰雪项目的教育体系;而在社会机构方面,则需要加强对旗下教练的管理。“包括教练提供的冰雪培训、课程,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体系,而在提供培训、课程服务的过程中,机构也要也要做到规范、合理,避免恶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