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3年目标增幅6.5%,背后有哪些数据支撑|地方两会谋开局

1月13日上午,湖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忠林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湖北2022年各项工作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也随之出炉。

2022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在过5万亿经济大省中增幅第一;2023年,湖北定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的经济发展总目标。

这些指标背后有哪些增长数据支撑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GDP增幅目标6.5%

2023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各省已公布的2023年GDP目标增速来看,湖北预定的增幅目标暂居全国第三,排在第一的是海南省,目标增长9.5%左右,第二的是中部省份江西,增幅目标定在7%。

区域经济专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叶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过5万亿的经济大省中,湖北定的2023年GDP目标增幅最大,达到6.5%。这样的目标设定不是空中楼阁,背后有三个10%以上的年增幅支撑——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这对拉动内需也有较大帮助。6.5%的GDP增长目标将有利于湖北在区域竞争格局中保持优势和主动,吸引更多资源要素集聚湖北。

湖北政府工作报告称,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2023年消费将出现恢复性反弹,要改善消费条件,释放消费潜力,全力保障商业场所能开尽开,营销活动能办尽办,加快提振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旅、体育等传统消费,让消费旺起来。

“报告里还点名支持汉口北国际商贸城和潜江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等百亿级交易市场的建设,新建十个地标性的商圈商街,20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叶青说,这些提振消费的场景拓展说得比较具体,建议湖北效仿珠海,把一些停车场在夜间办成“下岗夜市”,激活不同消费阶层的活力。

近年来,湖北在科教优势嫁接产业发展方面有不少创新举措,今后也将继续牢牢把握动能转换这一主攻方向,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这个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19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仅7000余家,2021年达到15000家,2022首次突破2万家,今年的目标是新增高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000家以上,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100家。2023年,湖北将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600个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5万人以上。补贴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以上,培训“楚大厨”2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20万名,新增高技能人才6万名。

不久前,湖北省印发的《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明确了“武汉新城总体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叶青认为,武鄂黄黄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武汉新城是武鄂黄黄的城市中心,是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今年一定会有更多围绕建设武汉新城的细化规划政策落地。

“湖北建设武汉新城的目的就是让武汉离花湖机场更近一些,最终实现武汉与鄂州的完全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让光谷的溢出效应得到充分释放,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武汉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建设上来。”叶青说。

多项增幅全国领先

2022年是湖北各大先行区全面起势的一年。武汉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襄阳、宜昌加速迈向6000亿,荆州有望达到3000亿,全国百强县增至8个。

固定资产投资成绩颇丰。去年湖北全省共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1377个,数量创历年新高;高铁里程超过2000公里,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正式投运;武汉超算中心、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基建标志性项目建成启用。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正在加力提速将科教优势转化成科技创新源动力。2022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高于规上工业14.7个百分点,其中“光芯屏端网”产值突破7000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两年实现翻番增加。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增长42%。脉冲强磁场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启动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杂交水稻、作物遗传改良等2家重点实验室亦纳入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

在持续向好的营商环境下,2022年,湖北新增市场主体144.4万户,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68家、上市企业21家;1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均为历年最多。

此外,过去一年,湖北区域协调发展也得到持续增强。不仅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光谷科创大走廊187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襄阳、宜荆荆都市圈也正式启航。此外,湖北千亿县达到4个,过500亿县也达到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