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讯:发行底价最高降75%、对标每股净资产,北交所新股定价重塑?
下调发行底价、缩减发行规模、变更募资用途,近期的北交所新股发行中,上述情况屡屡出现。
第一财经记者据公告梳理,近一个月,十余家拟赴北交所上市的企业纷纷调整发行方案。仅本月至今,就有百甲科技、新赣江等变更方案。
(相关资料图)
综合来看,上述公司主要就发行股票数量、发行底价、募资总额及用途作出调整,给出的原因是出于证券市场的情况和维护股价稳定需要。
部分公司底价大幅调降,比如利尔达调整发行底价由7元/股至1.72元/股,降幅达75%;部分公司多次调方案,比如保丽洁在上会前、过会后以及完成注册后,三降发行底价。值得关注的还有,多家公司将发行底价对标每股净资产。
由此北交所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是否出现调整?调低底价,让利二级市场,是否能有效防止破发?
“准新股下调发行底价至每股净资产,或是重塑新股定价机制的开端。”有业内人士指出。
三次调方案,底价降六成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科志股份、驰诚股份、峆一药业、乐创技术等十余家企业发布了调整北交所上市方案的公告。下调发行底价、缩减募资规模、重新规划募资用途等,成为多家公司方案调整的共性。
科志股份2022年12月29日公告称,根据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拟对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调整涉及三方面:发行股票数量上,由不低于2610万股且不超过3150万股,调整为不超过3150万股;发行底价由16.12元/股调整为不低于10.2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由5.03亿元调整为3.61亿元,募资用途调整为智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删除了“研发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驰诚股份、凯大催化等也调整了发行股票数量、发行底价和募集资金用途;利尔达、花溪科技下调了发行底价。
“对发行企业来讲,调低发行底价,一般会同时调小发行量,最终可能影响融资效果。”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告诉记者。
部分公司多次调整发行方案。比如保丽洁经过三次下调,目前的发行底价较最初水平下降逾六成。
保丽洁于2022年11月23日过会,12月6日完成注册。
当年9月,公司将发行底价由16元/股调整为13元/股;12月初,过会后调至10.01元/股。完成注册后,2023年1月3日,保丽洁再调发行底价,确定为5.79元/股,三次下调累计幅度达63.8%。
还有部分公司是在“闯关”成功后作出调整。
就在几天前,2023年1月3日,一诺威过会。当天公司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拟调整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主要涉及发行底价和募集资金用途的调整。
其中,发行底价由不低于15.94元/股调整为不低于10.46元/股;募资用途方面删除了“补充流动资金”,调整后募资款项将用于产品扩建项目。
贴近每股净资产发行
多家公司在调整发行方案时,将发行底价对标每股净资产水平。
据百甲科技1月5日公告,发行底价由4.5元/股调整为3.58元/股。该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每股净资产为3.58元。
前一日,新赣江宣布发行底价从12.5元/股调整为4.53元/股,调整后的底价与公司2021年每股净资产相同。
由此北交所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是否出现调整迹象?“每股净资产”正在成为参考指标?
“暂时没有听说有明确调整。”有新三板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也要考虑亏损企业怎么办。”亦有分析人士指出。
周运南认为,发行底价特别是被调整到每股净资产水平的发行底价,并不一定是企业最终发行价。企业可根据公开发行时自身业绩实际情况和一二级市场情绪,通过询价发行来确定合理发行价。
申万宏源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分析称,每股净资产相当于股票价格底线,解除底价“束缚”后,新股报价博弈区间拓宽,定价权交由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将增强。
“两只准新股(保丽洁、新赣江)下调发行底价至每股净资产,或是重塑新股定价机制的开端,北交所新股破发率预计下降。”刘靖表示。
企业质地仍是关键
在此之前,2022年年中,北交所也一度出现拟上市企业批量调整方案的情况。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当年8月,硅烷科技、中科美菱、天马新材均曾对发行底价作出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保障发行效果,防止破发,是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主要考量。渤海证券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曾对记者表示,让利二级市场,防止破发,可能是发行人的主要考量。
如何看待近期的方案调整?是否将有助于防止破发,让北交所二级市场拥有更大的获利空间?
“我们认为新底价规则实施将成为新股发行分化的分水岭。”刘靖提到,对于质地一般的准新股,估值安全垫为首要考量,关注首发估值较二级估值中枢的下折幅度;对于质地优良的准新股,稀缺性取代安全垫打开估值上限,可重点参考行业估值、可比公司估值,并结合业绩变化趋势做判断。
周运南认为,调低发行底价,主要影响企业融资额,优质企业可以通过北交所再融资来补充。“其他如发行价、上市首日价格还是取决于公司质地,与底价高低无关。”
“可以让大幅调低发行底价的‘子弹’多飞一会儿,观察众多新股最终的发行价,静候这些新股上市后的二级市场表现,再来评估大幅调低发行底价的改革意义和市场效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