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公司一季度“爆赚”,中下游厂商提价应对成本压力

4月19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累计推广1033万辆,突破一千万辆大关,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力量。

从A股一季报及一季度业绩预告的整体情况来看,在下游景气度持续高涨叠加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锂电上游材料企业实现业绩翻番已成普遍现象。

但原材料轮番涨价已成为下游企业“无法承受的成本之痛”,高价原材料也不利于产业健康长久发展。

上述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还表示:“我们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尽快回归理性。”

锂电材料公司业绩持续高增

截至4月19日傍晚,沪深两市已有556家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率超80%。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2021年高景气度,尤其是上游资源端企业的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甚至有公司预计一季度业绩将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截至记者发稿,A股锂电池板块79家企业中,已有32家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全部录得业绩正增长。增速最高的雅化集团(002497.SZ)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9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053.67%~1438.22%,预告净利润均值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9.25亿元)。

除雅化集团外,其他锂电股一季报预计增幅也非常突出,多集中于上中游材料环节。天际股份(002759.SZ)和多氟多(002407.SZ)的业绩预增幅度分别达742.8%、650.55%;永太科技(002326.SZ)、天赐材料(002709.SZ)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400%。其中,大部分锂电材料股创下单季度盈利历史之最,表现超预期。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延续无疑。工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创新高,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增幅高于2019年的全年水平。目前市场渗透率已达19.3%,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较2021年全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多地疫情反复也影响到了车企生产进程。天赐材料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从四月份的下游需求来看,由于下游车企的减产,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产品销量会有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中下游厂商提价应对成本压力

今年以来,全球碳酸锂需求维持强劲增长,在上游资源端,多项产品价格持续创出新高,这背后反映的是资源的供不应求。由于相关矿企经历了上个锂矿下跌周期,各家扩产相对谨慎,导致新增产能供应有限。

在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近期,新能源汽车一度掀起了“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共有近20个品牌、40个车型涨价,幅度从2000元到30000元不等。对于涨价原因,大部分车企无外乎表示:上游原材料涨价过快。

终端车企选择提价应对,是中下游厂商承压原材料涨价的最直接体现,但这会对后续新能源汽车的终端销量产生不利影响。

细分来看,动力电池相关原材料中,锂金属、氢氧化锂的年涨幅均超120%,正极材料中的碳酸锂涨幅超80%。若将今年初价格与去年初相比,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近10倍。而机构预计,2022 年锂矿和碳酸锂价格仍将保持高位。

上游资源的供需矛盾下,A股上市公司依然“求锂若渴”。近日,雅化集团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出资500万加元认购加拿大超锂公司2127.66万单位股份,约占超锂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3.23%。同时,雅化国际以现金出资收购超锂公司全资子公司60%的股权,并控股旗下福根湖硬岩石锂辉石型锂矿项目和佐治亚湖硬岩石锂辉石型锂矿项目。

这是雅化集团年内二度出手,在锂产业上游资源端进一步布局。今年2月末,雅化集团公告拟收购澳大利亚ABY公司370万股股份,间接投资埃塞俄比亚的Kenticha锂矿。据了解,Kenticha锂矿于1990年开始采矿,拥有已探明6740万吨锂资源量。

上游资源端的涨价令市场对中下游商的担忧比较大。“材料端的供需结构化差异比较大,体现到不同环节的中下游,影响也不一而同。”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正极材料为例,正极材料单价高于负极、电解液等其他环节,但由于原材料成本高,正极端的盈利能力显著低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隔膜的毛利率。

“长期来看,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环节都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尤其是低端产能。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上游锂资源的供需情况,一旦周期进入下行,价格跌幅或对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巨大影响,且是不可抗力的。”该分析师说,“提价的车企需要在保证单辆盈利或减少单辆亏损和涨价导致需求降低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记者注意到,上述实现业绩大增的锂电资源材料上市公司均在公告中表示,锂电材料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推动产销两旺,是业绩同比高增的主要原因。

就锂电原材料上市公司出现单季度盈利超上年全年的罕见现象,前述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都应该认识到,这样的盈利能力与历史均值存在巨大距离。

“如六氟、电解液、碳酸锂、磷酸铁锂等环节,这些企业的净利率、现金流、ROE表现处于历史极高水平,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单吨盈利远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我们认为,金属材料作为典型周期性行业,具备自身运行规律。短期内,上下游短期博弈情绪较重,现货价格高位持稳,期货盘波动较大都是产业长远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现象。”该分析师说。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