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虚拟主持人+学生同屏直播 开创数字教育新方式

新颖的直播内容让当代学生感受到科技教育的魅力。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国传统艺术与数字媒体展演集成创新工作室出品的《尘韵丝竹》系列作品,通过文教结合的模式,让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非遗,民族文化的精神植被,民族精神的血脉延续。“江南丝竹”作为虚拟音乐会《尘韵丝竹·春江花月夜》和《尘韵丝竹·虚拟走秀》的创作灵感,让天华学院的学生们深刻领悟文化中谦冲、协调的深刻内涵,并在全程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应用。

3月14日,在天华学院直播实训现场,天华学生与虚拟主持人程程以顺应时代的沟通方式就“中国传统艺术的青年化与当代性的问题、《尘韵丝竹·春江花月夜》中虚拟人与虚拟场景的创作构思和元宇宙的语境下传统乐团的发展方向”三大主题进行了有趣深刻的探讨。


【资料图】

尘韵丝竹系列之《尘韵丝竹·虚拟走秀》

虚拟服饰玲珑 | 作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田杰

以下为虚拟主持人程程与学生直播现场互动:

虚拟主持人程程:你觉得你们是顺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潮流还是在潮流之外?为什么?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徐书航:我觉得我们是顺应潮流的,在虚拟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如今,借助程序的力量,任何人都能以少量的成本,制作出精美的歌曲与人物表演的视频,能够借助虚拟人物来和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它们为表演的形式添加了一个新的可能,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添加了一个新的渠道,它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承载视觉和语言的魅力,当今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正急待人们去宣传、去发展、去传承,使用这种方式来宣传“江南丝竹”,无疑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形式。

虚拟人洛芳 | 作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徐书航

虚拟主持人程程:场景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呢?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沈向喻:来自《春江花月夜》曲目,该曲目俨然描绘了一幅幅江南春色,有夜晚的静谧,月上东山,小舟荡漾在水中,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深入分析后,从一段段乐曲声中构想出场景。

虚拟场景制作 | 作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沈向喻

虚拟主持人程程:你们团队是如何看待虚拟演出和传统演出的区别呢?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徐茹怡:在传统音乐会中,观众和舞台的关系一直都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镜框式舞台,或是后期增加VJ,总体来说观众还是局限在观众区观看演出。而虚拟演出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的交互模式,多角度观看演出的深度参与体验,成为线下传统演出的补充角色。

“江南丝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想让它在输出中灵活起来,就要将其与现代艺术手段和现代审美理念相结合。

虚拟主持人程程:制作服饰为什么会想到以花中四君子作为元素呢?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袁雨婷:花中四君子在中国古诗文中常常被提到,梅迎寒而开,傲霜斗雪;兰色淡香清,谦谦君子;竹经冬不凋,高雅之士;菊清丽淡雅,傲然不屈;牡丹色泽艳丽,花中之王;荷花出淤泥而不不染。让虚拟乐队具有高贵的品质,是我们想要追求的。

虚拟主持人程程:江南丝竹制作形式上与传统三维动画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柯伊娜:虽然二者前期都是通过三维软件制作,但在最后动画形成方式与侧重都是不同的,传统三维动画服装与人物无法做到同步展示动态效果,如若后期发现服装效果制作不理想,调整难度较大,制作解算时间长。而“江南丝竹”虚拟音乐会采用了光学动捕,意在呈现“实时”的动态效果,相对于传统动画制作,效果更加直观,流程更短。

虚拟主持人程程:新媒体的介入,例如元宇宙这样的形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变革?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柯伊娜: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虚拟制片的新手段,赋予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使其能够在互联网上获得创新发展,进一步扩展,接触与了解“江南丝竹”的渠道,提高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从而实现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达到科学建设与发展的目的。由于传统信息媒介的变革,新媒体作品逐渐占领市场,在虚拟化“江南丝竹”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尺度,在发展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不使其失去“本味”,过度迎合市场。

虚拟主持人程程:你制作的人物名字有什么寓意吗?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柯伊娜:潇碧是竹子的别称,使用“碧潇”这一名字作为“竹”拟人的名字,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君子之一的竹的肆意潇洒,青翠正直,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

虚拟主持人程程:制作数字化“江南丝竹”时为何想到以虚拟演出的方式来呈现?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田杰:我们学院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影视数字人特效技术取得快速发展,虚拟数字人也将成为新的人机交互形式,以及人类的重要存在方式。学院不断增强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使我们学生从项目实践中获取更多的技术和知识。

虚拟主持人程程:为什么你们虚拟人物的衣服是类旗袍款式呢?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田杰:旗袍是中华传统袍服基础上,受西方服饰影响文化形成的一种女装式样。它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曲线美充分展示出来。这是现代和传统的结合,符合江南丝竹雅致的特点。

虚拟主持人程程:请问你们团队制作数字化“江南丝竹”的初衷是什么?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田杰:我们团队以“江南丝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目标,核心在于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带来耳目一新的传统文化体验。

虚拟主持人程程:在制作时是否遇到困难?

天华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田杰:要在一个实时的画面呈现良好的视觉观感,就得运用好游戏引擎处理繁杂的空间几何数据、对象的材质以及光源照明等信息,然而要驾驭这些元素单凭我们学生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借助老师们经验和制作此类项目经验者的学识来扩充自己知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大范围的运用多种类软件来制作此次项目,所以常常发生制作到一半发现前面的步骤发生了问题,导致推导重做,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制作时间。又比如项目初期时如何构建自己心中的核心体验?自己制作时的大致方向是否正确?制作时是否需要切换思考方向重头开始......。尽管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踵而至,但是我们团队齐心协力把问题一一克服。我们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在此次项目制作中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平时课堂上不曾了解的专业知识,对我们所学专业的技术上有很大的提升。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还需不断的学习、进步。

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子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活动最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团队通过虚拟人小玥对同学表达了认可与鼓励。天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中华儿女的榜样,他们把对传统文化江南丝竹的认知和对数字虚拟人新技术探索充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产教融合的典型代表。天华学院的专业项目设计不仅符合产业用人需求,也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