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点:以精准监管破解App自动续费“连环计”
(资料图)
张智全
近日,某视频平台“1元会员”退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在该平台首页弹出的“首月1元”弹窗广告上,有一行小字说明“首月1元/月,后11个月12元/月”,直到点开充值详情页面后,才能看到“开通未达12个月,按25元/月缴补差价”的字样。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被自动续费”的经历,有人想试用却被自动续费,有人想取消订阅操作却发现步骤烦琐。(2月8日《法治日报》)
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App进入人们的生活,只要成为App会员,消费者即可享受到商家宣称的持续意外收益。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商家许诺的意外收益,却充斥着自动续费的“连环计”。显然,如何破解App自动续费“连环计”,已是一道必答的监管课题。
作为一种定价策略,商家如果事前对自动续费进行了充分告知,并无不妥。然而,在既不充分告知、又不以醒目标识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情况下,商家“步步为营”地诱导消费者自动续费,就是变相强制后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商家此举不仅僭越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商法和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底线,也违反了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公平和意思自治等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必须“零容忍”。
App自动续费“连环计”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些年,国家对坑害消费者的App不断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对App消费中的诸多陷阱进行了严格规范。2022年年底,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整治应用程序设置卸载障碍、强制自动续费等严重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不过,即便如此,App自动续费的“连环计”并未得到彻底遏制,凸显了治理的艰难。
实践证明,破解App自动续费“连环计”,仅在立法环节强化监管还不够。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商家给App设置自动续费“连环计”违法成本低廉,而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尤其是面对跨地域维权、地方政府跨地域性监管没有具体办法的窘境,不少消费者即使知道自己“被自动续费”,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由此导致法律的威慑效果不佳。
在法律已经相对完善的情形下,以精准监管破解App自动续费“连环计”是必然选择。对此,监管部门不能机械执法,而应创新性地推出一揽子具体监管举措。比如,针对商家只在一级页面显著表明吸引用户订阅会员服务而不在二级、三级页面设置标明退订入口的行为,可从立法层面出台更具体的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显著”方式。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一些知名的、常见的App在自动续费方面存在的违规问题,可以进行处罚、公开通报,大幅提高其违法成本。
针对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监管部门应为消费者构建更为快捷便利的举报、投诉和处理长效机制,切实降低维权成本,激发消费者主动维权的信心和勇气。唯有如此,才能对App自动续费“连环计”实现精准监管,才能给不法商家套牢法治“紧箍”,倒逼其主动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扛在肩上,自觉形成对法律和市场规则的尊崇与敬畏。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