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调查 | 整形医美术后维权失败多,鉴定标准没统一

16岁女孩王佳佳一直觉得自己的鼻子长得不好看。她曾多次向父母表示希望通过整形来改善自己的容貌。

好不容易等到高中,父母终于点头同意。他们在经过多方比较后,找了一家有名的公立三甲医院做了鼻子整形手术。但最终手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王佳佳的鼻子上还留下了疤痕。

科技技术的进步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整形医美如今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凡愿意花上一笔钱,且有勇气接受在自己脸上动刀子,那么眯眯眼变大眼睛、塌鼻子变高鼻梁也不再是梦想。

但由于目前国内医美整容鱼龙混杂,该行业发生的各种术后纠纷日益增多。而即使是一些知名的连锁美容机构,也都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等问题,消费者在维权路上长路漫漫。

未成年整形谁来管

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极致,许多人希望拥有没有丝毫皱纹的脸、立体精致的五官……“颜值即正义”让人们“爱美之心”变了味,“容貌焦虑”充斥年轻一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上海某连锁民营医美机构的院长刘阳是一个经验较为丰富的外科整形医生,这位40多岁的整形医生脸上看不出岁月痕迹,他割过的双眼皮垫过的鼻子无数,遇到自己觉得做得完美的案例,刘阳常常会分享到朋友圈,一方面是一种手艺的炫耀一方面也给自己做了宣传。

20年前,刘阳初涉这个行业,接触到的多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女性,“当时做整形美容的机构少,价格也贵,来的客户都是上了些年纪的,手上有点闲钱的人,她们的诉求更多的是让自己看上去年轻些。”但近些年,他发现学生族群多起来了。刘阳最近做的一个青少年整形是院里的一个同事家小孩,对方趁着过年假期把读高二的孩子带过来做了个双眼皮。“这类还在读书的学生的诉求最多的是割双眼皮这类。”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公立医院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激光整形美容中心科主任胡守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接触到的未成年人做得最多的医美项目就是割双眼皮,不过由于身体发育和心智仍不稳定,所以他不建议15岁以下做该项目。在胡守舵看来,其他医美项目也不适合未成年人,因为只有到了18岁,骨骼等各方面发育才比较定型。“对未成年人的医美需求要严格判断和审查。在评估是否有必要做时,要满足家长陪同、家长同意、想法符合实际等条件。”胡守舵称。

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规定。

刘阳告诉记者,在条例通过之前,未成年人做医美就需要监护人的同意和陪同,“其他地方我不敢保证,但至少在上海,有执照的正规医院和机构都这样操作。”他补充道。

总有例外。今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9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某美容工作室在未准确核实钱某年龄仅为13岁的情况下,为钱某进行了大面积纹身。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一方面,原告钱某年仅13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其年龄、智力状况、社会经验等尚不能判断文身行为对自己身体和人格利益带来损害和影响。另一方面被告某美容工作室在未准确核实钱某年龄身份的情况下,为钱某进行了大面积文身,存在重大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纹身这类在国内没有明确界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医美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纹身这样的操作属于对身体的侵入式动作,具有易感染、难复原等特质,理论上也应该归入医美范畴,但在国内,许多私人小诊所即可操作,缺乏监管,非常不规范,这也会导致如果消费者医美失败或者像前面那种案例,未成年人后悔了,那么届时的维权是很困难的。

知名连锁机构纠纷缠身

前述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医美的需求增多,很多私人的小诊所,美容院见到这些项目有利可图都会私下去进行推广,比如水光针、光电类、射频类的项目,激光类的项目需要皮肤科医生去操作,而破皮、侵入式的项目则需要外科医生操作,“有些项目比如割双眼皮,对医生的要求是从业6年以上,但许多根本没有这类从业执照的合规医师。”他说, “消费者会去是小店的价格比大机构大医院便宜许多,贪图所谓的性价比。”

那么,那些较为知名的、连锁大型医美机构呢?

国内较为知名的医美机构美莱整形就曾被多次曝光投诉。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公司共涉及15起行政处罚事件,处罚事由包括广告违法行为、使用未取得美容外科主诊医师资格的医师为患者独立实施美容外科手术的违法行为、医师未准确书写患者门诊病历等。

而在业内,美莱整形成立超过十年,在全国拥有超过20家的连锁,被业内认为是较为知名的。

除了美莱整形,还不乏准备上市的医美整形机构。今年2月,杭州市民陈燕向媒体投诉其在杭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花了3.7万元做了一个鼻部的整形手术。但是,做完手术之后她认为,植入鼻子里的假体和医院宣传的 “货不对版”。但院方给予的反馈是所有整形材料全部都是合法合规,不存在货不对版的可能性。目前双方已经协调沟通中。

这已经是不是这家连锁医美机构第一次出现问题。2019年7月5日,大连一女子在大连艺星进行隆胸手术。进入手术室4小时后,该女子出现心脏骤停,后送往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一年后,隆胸死亡事件鉴定结果出炉。大连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显示,医方的违规行为,与患者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四条,《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前述两家艺星美容院的母公司为艺星医美。据官网资料,艺星医美有连锁医疗美容机构19家,覆盖范围包含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武汉、长沙等二三线城市。2018年6月,这家公司曾准备上市,但之后一直无进展。记者日前从接近该公司人士处获悉,艺星医美应该已撤回上市申请。该人士判断,这或许与大连事件有关。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艺星医美此前披露的招股书发现,艺星医美分支机构曾因医疗纠纷多次被判赔偿,此外还包括第三方提起的肖像权及知识产权侵权等。根据天眼查显示,艺星医美涉及7条法律诉讼和十余条行政处罚,其中包含部分医疗损害纠纷。

另一家医疗美容机构北京伊美尔医疗科技集团股份公司(简称“伊美尔医疗”)在2021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值得注意的是,伊尔美医疗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0年,公司因发布违规医疗广告,共被行政处罚8次。伊美尔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因为销售及营销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未能及时获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或违反医疗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激进的营销活动。而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伊美尔经历了23起医疗纠纷,为解决该等医疗纠纷支付的赔偿总金额为210万元,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赔偿30万元。

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

“民营美容机构不像公立医院那样有三甲评级等权威标准,因此往往难以辨别执业质量。而私人诊所往往提供更低的价格和优惠活动,借此吸引寻求高性价比方案的消费者。” 英敏特资深美容分析师靳尧婷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表示,整容医院和美容机构约有7419名医生。这些数字与新氧(中国一家医美APP)数据相差甚远,后者称从事美容行业的医生超过30000名。“这意味医美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医院和私诊所的医生资质标准也不一致。”

由于不规范的诊所和机构增多,也让许多消费者在维权时有了困难。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案例,一些消费者计划着要脱胎换骨,就很介意留底,极端的会把过往的照片删掉,希望抹掉过去,重新开始,也因此没有保存足够的、有效的证据,到了维权时就会遇上麻烦。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发布《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案例中导致维权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购买服务时,把钱转账到医美机构工作人员的个人账户,因此缺少相关的消费记录。也有人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用化名就医,发生纠纷后,难以确定就诊关系及诉讼主体资格。除此之外,还有整容失败的人,担心朋友亲属知道整容往事,不愿公开维权。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医美鉴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公布医疗美容纠纷审判的白皮书,其中提到,涉诉医美机构普遍存在病历记录过于简单,书写、修改不规范,保管不善等问题。该法院2016年至2020年审理的案子中,有24家医美机构因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被行政处罚。

另一方面,如何鉴定的术后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一个问题。

刘阳告诉记者,他遇到过很多人是直接拿着明星的照片来的,不管自己适合不合适,坚持要做,到头来如果出现了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也很容易出现医患纠纷。医疗美容和医疗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缺少统一、细化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有的消费者因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提起诉讼,但医美效果多是主观评价,容易受到自身审美修养、喜好和他人评价影响。“我们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没有问题,但消费者觉得没有达到她想要做的那个明星的样子。”他说,“但事实上,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医美手术损害后果有统一界定、量化及鉴定标准。用来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却(试行)》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而这两个都不适用于以改善外貌为主的医美手术。

投诉增加引发监管风暴

随着整容医院和诊所数量增多,事故和消费者对售后服务及服务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国在医美关企业分别为5.9万余家、6.9万余家、9.9余万家,增长趋势明显。其中,有近5200家医美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 另外,8.8%的医美相关企业出现过经营异常,7700余家医美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近400余家相关企业有严重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共产生了140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以及2800余条法律诉讼信息。

2021年9月,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通知,叫停“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理由是一些美容贷广告用低利率误导性信息诱导消费者借钱做医美,错误诱使消费者提前消费。这尤其影响学生及收入有限的年轻消费者,这些群体受到虚假夸大广告吸引,为做医美贷款,然后不得不偿还不合理的高额利息。这也反映出中国医美市场手术费用不太透明,对定价标准也缺乏管理。

互联网社交平台小红书于2022年2月17日发布公告:“为营造晴朗网络空间,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小红书于近期启动了医美品类专项治理行动”。该平台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的共计216家私立机构的认证,专业认证仅对公立三甲医院及三甲医院医美科医生开放;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账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其中下架站内涉嫌营销引流的医美笔记14.2万篇。

一些行业人士持乐观态度。作为一个医美达人也是爱好者,靳尧婷认为一个人追求美本没有问题,但市场应该规范化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她认为随着政府出台一系列标准化政策,市场将逐步进入规范期。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其他八大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打击非法机构,进一步整顿行业。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卫健委官网及线上平台查询机构和医生资质。“2021年下半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法规政策规范医美行业发展,医美市场乱象将得到更有效整改,不合规的机构将逐渐被清理出市场。”她说。

(文中王佳佳、刘阳、陈燕为化名,记者顾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