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将推“基石计划”,力争国内矿产量5年增加1亿吨

近段时间以来,针对铁矿石价格异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监管部门频频出手,严厉打击铁矿石价格炒作行为。

中钢协近日透露,旨在加强资源保障的“基石计划”建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基石计划”提出用2-3个“五年计划”时间,切实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进而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3月2日,黑色系品种延续反弹,铁矿石期货盘面大幅走强。截至日间收盘,铁矿石主力2205合约涨超4%,报755元/吨。

加大国内矿开发

当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80%左右。国内铁矿资源开发不足,资源禀赋差、铁矿品位低和成本高,一直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钢铁与粮食、原油、天然气等一样,是国民经济的战略资源,钢铁强国必须是资源强国。

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近日表示,近几年钢铁产能增长得很快,但对资源问题有所忽视。国内原矿产量在2014年曾达到15.14亿吨的最高值,之后持续下降,直到2018年原矿只有7.6亿吨。近几年国产铁精粉维持在2.7亿吨左右,对粗钢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

与此同时,我国最近10年几无海外铁矿资源开发项目,且之前已获得的项目大部分建设和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偏弱。海外铁矿资源供应占比大而且过于集中,高度依赖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四大矿山公司。

“基石计划”的出发点正是保障资源安全。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

骆铁军表示,一开始提出到2025年可新增5000万吨国产矿,后来又进一步收集、汇总、研究,提出来目前的新增1亿吨的目标。所以这次“基石计划”提出的国内铁矿石开发不仅有资源,而且有竞争力。关键要放开审批和取得政策性的支持。

“尽管客观上有资源禀赋差、成本高等问题,但更严重的是项目审批周期长、政策制度约束偏紧、税费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影响国内铁矿资源开发。”骆铁军指出,从历年我国原矿产量看,曾于2014年达到15.14亿吨,远高于当前产量,说明有着较强的开发潜力。同时,经过对国内具备铁矿增产潜力的调研统计,我们发现“基石计划”提出的增产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近年来,由于对矿产资源的投资较少,很多企业在铁矿石价格高位时想生产却不具备能力,“临时抱佛脚”只能小幅增产,这就造成国内矿供不上,以及安全生产、环保等多方面问题。

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骆铁军表示,它并非指铁矿石产品本身的储备,而是直指铁矿石资源勘探和开发建设。既强化国内矿产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又体现了与石油、粮食等产品的储备差别化。

监管出手遏制铁矿石炒作

近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有关方面分析认为,当前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稳定,国内库存处于多年高位,近期价格过快上涨,存在炒作成分。

近一个多月来,发改委密集发声,强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

发改委2月28日发文称,高度关注铁矿石市场价格变化,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散布虚假信息、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研究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为加强铁矿石现货和期货联动监管,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财金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联合调研。

调研组与大商所召开专题会议,对铁矿石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排查了期现货市场的异常交易行为。相关部门强调,将持续强化现货和期货市场日常监管,着力加强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障铁矿石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组织港口协会及部分港口企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幅缩短贸易企业铁矿石免费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防范过度囤积等相关工作,指导港口企业敦促铁矿石贸易企业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

骆铁军表示,一方面要严厉打击铁矿石价格炒作行为,包括舆论炒作、期货炒作、囤积居奇等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资本市场和参与者的监管,真正做到资本市场为实体企业服务。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静对第一财经分析,对于铁矿石市场来说,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目前全国主要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都处于低位水平,后期钢厂有复产预期,带动铁矿石需求。但港口铁矿石库存量再创新高,相关部门强化市场监管,打击投机炒作,叠加钢材需求存有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之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对大宗商品形成压制,铁矿石价格上涨动能不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