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丨2月PMI数据点评:市场主体预期好转

2月中国统计局制造业PMI回升0.1至50.2,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0.5至51.6,扩张速度加快;综合PMI产出指数升至51.2。其中制造业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内需回暖成为拉动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因素,但生产扩张动能仍在减弱。2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0.1,但生产分项指数环比下降0.5至50.4,已连续四个月回落,工业生产扩张动能继续减弱;新订单指数在经历了6个月的持续收缩后,环比大幅回升1.4至50.7,重回扩张区间。按照权重计算,生产指数对制造业PMI的拖累为0.13,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两个分项指数也有小幅的拖累,而新订单指数对制造业PMI的拉动达到0.42,是2月制造业PMI回升最重要驱动力。

第二,季节性因素作用下,制造业内外需同步改善。假日消费对内需拉动作用明显,2月消费品行业PMI为51.8,较上月上升1.6,无论是从绝对值还是改善幅度来看,均好于整体的新订单指数。制造业企业在内需回暖的同时,外需亦同步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继续上升0.6至49.0,为2021年5月以来最高值。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发达经济体仍在拉动我国出口: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补库存需求的驱动下,2022年1月美国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076亿美元。

第三,多重因素影响下,库存指数加速回落。2月制造业企业库存收缩幅度加大,PMI中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环比分别下降0.7、1.0至47.3、48.1,环比降幅较1月的0.5、0.1明显扩大。

我们认为,2月制造业库存的加速回落或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春节期间下游需求季节性改善,消耗了企业的部分产成品库存;其次,“就地过年”政策边际放松后,企业生产扩张动能减弱,补库存需求较低;最后,春节后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压制了企业的补库存意愿。

第四,制造业PMI中两个价格指数分项涨幅较大,保供稳价政策仍需加码。2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分项指数上升3.2至54.1,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分项上升3.6至60.0,均连续两个月明显上升。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继续位于60.0%以上高位区间。根据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和PPI环比的相关性,可估算得2月PPI同比为8.8%,较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降幅继续放缓。

2月制造业PMI两个价格指数的回升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国内稳增长预期升温,驱动黑色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铁矿石、螺纹钢、动力煤等商品在春节后的一周内均有明显涨幅;二是,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2月下半月以来,在国内保供稳价政策干预下,黑色系商品价格明显回落,铁矿石、螺纹钢、动力煤等商品价格基本降至春节前水平,但海外地缘政治冲突走向尚不明朗,输入性通胀风险仍存。

第五,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仍在恶化,不过预期有所好转。2月大型企业的制造业PMI环比继续上升0.2至51.8,小型企业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9至45.1,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分项指数来看,小型企业制造业PMI的生产、新订单都在回落,库存分项明显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也在延长,仅有从业人员分项指数上涨。不过,在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恶化的同时,小型企业的信心却有所增强,2月小型企业制造业PMI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分项继续上升4.0至56.8,明显高于大型、中型企业0.1、0.9的增幅。

我们认为,小型企业预期的好转或与其利润增速回升有关。在上游原材料价格趋稳后,位于下游的小型企业盈利情况改善最为明显:2021年1~12月国企、股份制和外企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两年平均同比)均有放缓,仅私营企业增速回升,对小型企业信心增强形成了支撑。

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6,环比回升0.5,扩张速度有所加快,服务业、建筑业PMI指数同步回升。

服务业景气程度小幅回升。2月服务业PMI商务活动指数为50.5,较上月回升0.2,仍处于疫情以来较低水平。不同服务行业间出现分化: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文化体育娱乐等节假日相关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7.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而零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居民服务等行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大,商务活动指数位于45.0以下低位区间。

建筑业整体状况明显改善。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6,较上月上升2.2,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行;从业人员分项大幅反弹6.6至55.8,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表明春节后建筑业复工情况较好,新订单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也明显上升。2022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放缓压力,政府稳增长诉求上升,部分重大项目开工时间提前,带动建筑业经营状况改善;此外,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放松,多地房贷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下调,房地产对建筑业的拖累未来或将有所减弱。

从2月统计局PMI数据来看,2022年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向好的迹象:制造业内外需同步改善,建筑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恢复,各行业、各类型企业信心增强都反映了这一点。不过,仍有一些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一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动能持续减弱,小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更具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需尽快推出。

二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有所反弹,以及海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或将加重我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保供稳价政策仍需加码。

三是,服务业仍受到疫情多点暴发的影响,而在海外防疫政策不断放松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平衡稳增长和疫情防控,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思考的问题。

(钟正生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