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联盟集采今日开标,专家:价格不再是中选唯一标准

备受关注的长三角联盟集采,将于今天下午开标。

“此次长三角联盟集采的情况是规则逐步趋向于温和,价格不再是中选唯一标准,而是引入综合评价体系。这也是未来国采政策乃至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的大方向。”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从专家表述来看,此次集采将以较为温和的方式开展,价格也不再是产品中选的唯一标准。

更多药企将获“入场券”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此次长三角联盟集采意义何在?与其他省际联盟集采又有何本质不同?

根据《长三角(沪浙皖)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参与此次集采的省份为上海、浙江、安徽;共涉及47个品种,适应症涵盖一些慢病如降血压、降血脂,以及临床寻求量较大的抗菌药、抑郁症药等;这些药物均为此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集采过的品种。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采购品种目录中,采购数量最多的“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是一款长效降压药,此前已参与过国采,当前医保支付价为1.57元/盒(5mg/片,共28片),厂家是浙江京新药业。而采购数量第二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口服常释剂型”同为降压药,国采后的当前医保支付价格为14.28元/盒(1.02元/片,共4片),厂家则是华海药业。

华海药业方面也对记者表示,企业今日会参与此次长三角联盟集采申报,且企业也高度重视其中关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可以看到,上述药品在价格上已无太大降幅空间。“将国采品种纳入此次采购品种目录,其实也是针对长三角区域内原先没有进入国采的药品(药企),如果药品价格比国采的中标价还要低,就可以通过这次纳入进来。”史立臣说。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则表示,此次长三角联盟集采也是为了做好国采的衔接。也就是说,国采到期后,以后可能会由各省份进行续约,而续约也是集采。

价格不再是唯一标准

此次长三角联盟集采的一大特点是在拟中选药品确定准则中引入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这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药品、企业两大维度来进行评价。其中,药品维度包括价格、质量与疗效、临床适用性、市场占有情况4个指标,而企业维度则包括质量管理水平、药品保障供应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质量抽检和信用评价6个指标。

其中,“2019~2020年省级及以上质量抽检不合格或召回”“在联盟地区出现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中失信行为”等情况都将被减分。

赵衡为此表示,此次特别强调企业信用评价,所以不会唯低价,还是会综合评定。

“此前的商务评分就是非常简单地体现在价格上,但是技术评分的层面对药企的评估更综合,包括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有没有违反反垄断的规定、是否出现过断供等一系列情况。”史立臣说。

史立臣进一步表示,综合评价还将药品销量考虑进去,药品销量越大,其市场认可度就越高,在真实世界积累的数据越多,相对来说安全性就更高一些,“另外可以看到,长三角联盟集采均是化药,而由于化药有一致性评价作为根本依据,国产和进口几乎没有差别,国产替代能力将更强。”

“上述综合评价可以为集采药品供应提供质量保证,并进一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华海药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则将更多地侧重于本身对药品品质的把控、不断提升质量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稳定中选药品的供应,确保临床使用。

而赵衡也表示,药企应该有心理预期,主要是续约会阶梯式降价,基本每两年降一次价,幅度可能不会有国采那么大,但会持续,所以企业利润将会越来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