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用精准靠前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

稳增长背景下,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至关重要。

央行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2022年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更加积极进取,注重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言,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成为经济工作的重心。此时就需要保持流动性充裕,所以在短短一个月前后,央行先后通过全面降准和降息来应对:上月15日开始,金融机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本月17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根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同比增长9%。这一增速处于适中位置,在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似乎仍有空间。央行方面亦指出,目前准备金率水平已不高,但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会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使用。这一表述说明,降准仍是本轮稳增长周期潜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不过,降准、降息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基调没有变,与总量保持充裕同样重要的是精准。央行提到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三个领域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前者关乎就业和经济的活跃度,后两者是经济转型的方向所在。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8%,比2020年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可见,过去一年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之大。

此外,一些重要领域出现流动性问题也需要货币政策的定点支援。如房地产行业,去年下半年开始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发行业各类主体避险情绪上升。对此,在房住不炒前提下,可“因城施策”打开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空间,对部分地产销售和地价降幅较为明显的城市,金融政策需及时应对;至于与房贷利率关系密切的5年期LPR,亦可适时下调。

除精准外,今年的货币政策还要有靠前思维。用央行方面的话就是“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意味着,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从中长期维度评估总体形势,提高预防性,避免经济运行相对于潜在产出出现较大波动,保持经济中长期在合理区间运行。

这与决策层近期频繁提到的跨周期调节紧密相关。政策工具上,与逆周期调节强调“单一实用”不同,跨周期调节强调“多元联动”,强调政策与中长期战略规划、区域和产业等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妥善解决发展中的中长期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央行也提到,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可以说,做到精准靠前,就把握了今年货币政策的关键。即继续聚焦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及其他需要重点支持的领域,同时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防风险于未然。且货币政策无需跟随他国,强调“以我为主”,着重解决国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