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波动中保住利润,浙江制造业老板们如何应对?

除夕夜,连着发了两个小视频祝大家“狠狠发财”的蔡少华,告别了2022年。

作为浙江华佳控股集团总经理,蔡少华过去一年的生意有些一言难尽。


(资料图片)

“2022年订单多,但一半以上不敢做。”他告诉第一财经,公司整体营收与前一年基本持平。其中,内销下滑,公司的出口业务激增了50%。出口激增属于“因祸得福”——俄乌冲突之下,原本属于欧美企业的部分订单流向了中国,再加上能源危机和寒冬影响,海外采暖设备需求激增,让他们迎来了疫情三年里最忙的一年。

在蔡少华看来,内销市场不好说,不过,2023年的出口生意将继续增长,“至少再增长一倍”,目前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2023年的7月。

不确定性下的商机

从年初的原材料价格“一夜暴涨”到俄乌冲突下部分订单无法及时结算,再到国内疫情因素以及年底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蔡少华在过去的一年里时常陷入“有单不敢接,接了发不了货”的尴尬。

不过,就表面的生意来说,对于包括采暖设备企业在内的制造业,2022年都是不比2021年差的一年,多数的企业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外热内冷”,而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也导致供应端并不轻松。

浙江衢州恒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田生对第一财经表示,疫情三年公司的整体营收平均保持25%左右的增长,而2022年是唯一没有达到预期增长目标的一年。“拖后腿”的是内销订单,国内商用车需求显著放缓,不少国内中小微企业客户严重收缩,“有家商用车的国内客户,订单直接腰斩一半”。

不过,由于近年来在供应链转型上发力,2022年夏田生的国际新客户继续增加,这让整体出口稳定增长,在总体销售额的占比也不断增加,“新增的都是全球龙头企业客户”。

浙江慈溪富运电器公司也在2022年迎来了比往年都要长的旺季。原本在当年9月就基本出货完成的工厂,因为翻倍增长且要得较急的返单,在四季度仍然忙碌着。该公司总经理徐松烈告诉第一财经,虽然返单率较往年有明显增加,但受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公司2022年全年的订单预计增长10%~20%,低于此前计划的30%左右。

供应链转型应对

在全球市场下行的大环境下,部分海外市场却对中国的供应链有了更强的依赖。剧烈的波动与变化中,也愈加考验着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新的一年,夏田生他们将继续发力全球的中高端市场,“2023年我们有不少正在开发中的项目,高达几个亿”。按照预计,2023年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保守增长20%,“老订单稳定,新订单持续增长,随着更多项目从目前的开发送样和小批量生产,逐渐走向大批量,整体订单将会继续增长”。

在开发国际客户的同时,夏田生表示,工厂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也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中不断提高,实现了近年来“人均产值翻倍增长”和利润率上升的成效。

蔡少华的新年计划,同样是接住上涨订单的同时,提升工厂端的自动化程度。他还打算在2023年新增一条生产线,“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疫情后的市场”。他所说的市场更多的是海外市场。就目前而言,已经排到7月的出口订单创下了新的火爆记录,在以往,通常是“一个月顶一个月”,即1月生产2月的订单。

徐松烈的应对方式,也是在供应端持续发力,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了接住突然增加的返单,他们把原本45天到60天的交货周期压缩到了30天,并与供应商积极沟通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从而及时完成了交货。就自身而言,他觉得还要持续增加设计性和功能性方面的竞争力,以在市场波动中保住利润。

浙江省统计局1月19日发布的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工业生产承压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高技术、战略性新兴、装备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0.0%、6.2%和5.9%,均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去年5月以来,浙江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加快恢复,增长速度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去年民营企业增加值15385亿元,增长5.2%,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3.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6.9%,占全省78.3%,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12.8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97.7%。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十年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由于国内外环境变化,现有的优势显然还需进一步巩固。

春节前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释放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号。其中,浙江省在两会期间,审议并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通过倡导性立法的形式,从制度建设上为民企保驾护航。大量的民营企业主,也在期待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陆续复苏的国内外市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