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事通!成都发热门诊接诊量较最高峰下降近6成,疫情高峰正在过去?

发热门诊就诊量大幅下降和涉疫药品销售逐步回落,预示着超过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成都,正在走过疫情高峰。

12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辉表示,当前,成都市正经历一波疫情高峰,给经济社会和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冲击,部分防疫物资和药品不同程度出现短缺现象。但是,当前疫情形势已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资料图】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已由最高峰的4.2万人次下降至目前的1.8万人次;二是互联网医院新冠诊疗量已由每日的4800余人次降到2900余人次;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小时电话咨询量已由每日的8000余人次下降到6000余人次

从4.2万人次到1.8万人次,也就是说,目前成都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相比最高峰已经下降了57%,接近6成。

黄辉表示,目前,成都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有序,重症救治能力配足到位,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就医能够得到保障。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全市一定能平稳度过这一轮疫情的冲击。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白兰彬总监表示,为了保障全市涉疫药品的供应,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市场监管局针对全市16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连锁药店总部和所属约4500家零售药店的销售和库存数据进行了监测。

监测数据表明,近一周以来,成都市涉疫药品的购买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正常情况下,全市涉疫药品日销售量约为13万盒,而12月8日以来,涉疫药品销售成倍增长,12月12日达到峰值约70万盒。此后开始逐步回落,目前日销量基本稳定在20万盒左右。

白兰彬表示,同时,成都市涉疫药品库存总量目前趋于稳定,但部分品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仍比较突出,难以在短期内缓解。例如消费者认知度高的连花清瘟胶囊、退热类药物布洛芬(如常见的“美林”、“芬必得”等)、对乙酰氨基酚(如常见的“泰诺林”、“散列通”等)以及抗原试剂等产品,仍然供应紧张。

目前来看,因群众购药需求的激增,加上全国范围内的供需矛盾,成都市涉疫药品供应受到较大冲击,一度出现市民“买药难”的情况。但随着用药、备药需求的缓解,以及药品供应的持续补充,情况正在逐步好转,除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止痛类的品种外,涉疫药品的总体供应能力正在向正常水平靠近。

白兰彬表示,目前,要解决市民“购药难”的问题,根本在于扩大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成都市药品生产企业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以对乙酰氨基酚类药品为例,本地企业的原料药库存充足,可生产成品3亿片以上。

白兰彬介绍,针对市民急需的药品,成都市医药商会对接成都市药品生产企业,准备了近100万片退烧药,将于近日通过药店向市民免费发放。随着产能的释放和供应的增加,预计经过2周左右产品的生产上市周期,目前部分药品短缺的情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虽然成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但是,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成都市教育部门决定优化调整本学期期末教育教学安排。

成都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政府总督学石斌表示,经综合研判,决定优化调整本学期期末教育教学安排。全市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初中一、二年级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于12月30日结束教学工作后开始放假。

另外,高中一、二年级于2023年1月8日结束教学工作后开始放假。高三、初三年级按原计划开展教学,2023年1月16日开始放假。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按原计划不变,即2023年2月13日办理入学手续,2月14日正式行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