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又有新发现!祝融号着陆区存在两组粗变细的地层
利用祝融号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回传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又有新发现。在祝融号着陆区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着两组由粗变细的沉积地层,可能反映了约35亿年至32亿年以来火星表面多次被水活动改造的过程。此外,虽然在该区域0至80米深处未发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但不排除存在盐冰的可能。昨天,相关研究结果在《自然》杂志发表。
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该平原是火星最大的撞击盆地,科学家猜测,这里可能曾是一片古海洋,预示着火星早期可能存在过宜居环境。祝融号搭载的次表层探测雷达在此处展开探测,首次“看”清深达80米的火星浅表结构。
此前科学家对乌托邦平原分布的壁垒撞击坑、凹锥等典型地貌的分析表明,其与水活动存在重要联系。此次,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对火星地面以下的地层展开“考古”,利用祝融号传回的前4批次表层探测雷达数据,探寻火星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过程。
“我们发现探测区域地下存在两组与水活动相关的、石块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地层。”地质地球所研究员陈凌介绍,该区域地下约10至30米为第一组地层,可能由距今约16亿年以来的短时洪水、长期风化或重复陨石撞击作用形成;地下30至80米为第二组,石块最大粒径可达米级,分布更杂乱,反映了更古老、更大规模的火星表面改造事件,可能与距今35亿年至32亿年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大型洪水活动有关。
但有水活动痕迹不等于该区域目前仍存在地下水,雷达成像结果显示,探测区域80米深度范围内并没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热模拟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该区域地下100米内难有液态水、硫酸盐或碳酸盐卤水存在,但不排除存在盐冰的可能性。
陈凌表示,本次研究揭示了当前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理性质特征,提供了火星可能长期存在水活动的观测证据,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