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的“独角戏” 为何竟能这么火?

不靠豪华制作,也不用流量明星,舞台上只有一个演员的“独角戏”,竟然成为今年疫情后重燃北京戏剧演出的一粒火种。

6月,“鼓楼西8周年独角SHOW演出季”横空出世的首部独角戏《一只猿的报告》口碑爆棚,引起轰动,迅速登上大麦北京话剧热销榜榜首,还吸引了众多知名演员前来观摩。第二部独角戏《象棋的故事》同样叫好叫座,热议不断。日前,在第三部独角戏《吉他男》整装待发之际,鼓楼西又趁热打铁启动了“首届鼓楼西独角戏剧节”,将“独角戏”再次推向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在751园区举办的首届“北京戏剧嘉年华”中,最引人瞩目的新作独角戏《论有害》,将于8月14日上演。

一股“独角戏热潮”正在戏剧圈中蔓延开来,不少资深演员也萌发出想要创作演出“独角戏”的欲望。小众的“独角戏”为何竟能这么火?

剧场

为何要做“独角戏”?

成本压力让戏剧回归表演本身

“以前我们制作一部小剧场话剧,大概只需要三四十万,但现在的成本却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要花费一百三四十万,而且主要费用都花在了舞美方面。这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再加上今年的疫情重创,我们不得不思考,剧场到底该怎样生存?我就想到了独角戏。”鼓楼西戏剧创始人李羊朵坦言,“我们决定让戏剧回归质朴,将戏剧回归表演本身;希望用专业的演员、简约的空间、精妙的故事构成一出好戏,从而探索戏剧在后疫情时代的新方向。”

李羊朵特意选择了三个并非明星,但却饱含热爱、深耕舞台多年的戏剧演员,请他们创作自己想要做的独角戏。她给每个独角戏剧组只提供有限的经费,不在舞美上多花钱,但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音效,展现舞台作为一个“空的空间”的魅力:“我觉得舞台是无限宽广的,能容纳任何想象力。”

如今,李腾飞主演的《一只猿的报告》和郭笑自编自导自演的《象棋的故事》,都赢得了业界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极高关注和高度认可。李羊朵对此表示:“这些反馈激励着我们决心推出‘鼓楼西独角戏剧节’,面向全社会征集独角戏剧目,希望能为更多戏剧人提供创作与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台,也为观众带来更多样、更优秀的独角戏作品。”

演员

为何想演“独角戏”?

难度虽大演起来过瘾

对于“独角戏”这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很多演员都是又爱又怕。爱的是,在只有一个人的舞台上,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演员的全部能量,让所有观众目光全都聚焦于自己,这对演员来说,绝对是极为过瘾和满足的感觉。但能够做到一个人撑满全场,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兴趣,对于演员和作品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鼓楼西“独角SHOW”的三位演员,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李腾飞无数次前往动物园,仔细观察猩猩的一举一动。毕业于法国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的导演郗望,也如同“驯兽师”一样对李腾飞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刺激和肢体训练,帮助其找到这只“变成人的猿”独特的心路历程和表演状态。排练过程中,李腾飞因为每天摸爬滚打遍体鳞伤,而且精神也几次处于崩溃状态。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脱胎换骨一般的李腾飞,最终在舞台上真的以一只猿的姿态“腾飞”,燃爆全场。郭笑在《象棋的故事》中,则一人分饰多角,并且展示“倒背木兰辞”“大段评书贯口”等才艺绝活,将一个人的舞台演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令观众为之惊叹。

曾经演出过多部“独角戏”的著名戏剧人方旭认为,独角戏的魅力,在于可以把戏剧的“假定”充分展现出来,有着和中国戏曲一样的“高级”。“我做了独角戏以后才理解,什么叫做‘戏剧是自由的’。在创作空间方面,独角戏真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像当时我演独角戏《我这一辈子》,就让我摸到了和以前对传统戏剧的理解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大家真的花精力做这个事,独角戏真的可以做成丰富多彩的样式。”

观众

为何爱看“独角戏”?

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戏剧

独角戏的演员都十分注重和观众的互动与交流。李腾飞在《一只猿的报告》演出中,多次走下舞台,以“一只猿学人类行为”的状态,和观众进行握手、对视等各种零距离接触。郭笑甚至把观众请上台来,扮演剧中人幻想中的审讯官。方旭也强调:“独角戏绝不是一个人在台上耍宝、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跟观众的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把观众也纳入整个演出的意识。”

正是因为良好的观剧感受,让观众们都纷纷成为独角戏的“自来水”,在各种网络台给予演出大量由衷好评,起到了很强的宣传作用。一位资深戏剧观众表示:“这些独角戏,票价只有一两百元,演出时间也不长,但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文本深刻的内涵,却给人带来很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满足,看完之后还会回味很久。所以真是觉得价比很高,物超所值!”(记者 王润 塔苏 张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