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持续用情用力做好农民工系列服务保障工作
“政府免费培训让我成为一名专业护工,如今我家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初政府包车免费送我们来北京务工,周末休息回到劳务服务站,服务暖心贴心,我们在外工作很踏实很安心!”说起在京务工感受,文水县开栅镇武陵村的张雪梅笑脸洋溢着幸福。
务工者幸福体验背后是我省近年来持续用情用力做好农民工系列服务保障工作的不懈努力。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决策部署,打好组合拳、护航打工路,久久为功、形成机制,持续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题,农民工就业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市民化取得积极进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让农民工好就业、就好业、能致富
一人就业,全家致富。扩大农民务工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手段。按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我省全力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方案,构建省际输出就业、省内转移就业、在乡创业就业3类政策体系,落地13条举措,扩大农民务工规模,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长治市农村小伙陈瑞参加政府免费挖掘机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一名挖掘机驾驶员,又受邀返校当上挖掘机驾驶专业老师,参加长治市职业技能大赛夺得挖掘机驾驶项目第一名,拿到参赛奖金,又有每年1万元、连续3年的人才生活补助,住进人才公寓,年轻的他开启了全新精彩人生,而他教出来的挖掘机驾驶员已有1000余人。
技能是就业之基。从2018年起,我省通过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4年全省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余万人次,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37.44万人,对脱贫劳动力实现了“应培尽培,愿培尽培”,农民工技能素质不断提升,收入稳步增长。今年我省全年继续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10万人、高素质农民5万人。
如今,培训考证提技增收致富,在三晋大地深入人心。
这些天,运城市盐湖区“零工之家”迎来省内外众多观摩学习者。从路边“趴活”到手机“点单”,从四处流动到入驻“零工之家”,从盲目找活儿到系统精准匹配……这样的零工市场让灵活就业人员轻松找工作、创业有平台、权益有保障。7月底,我省在运城市召开全省现场会,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各市零工市场建设,以全方位公益性综合服务,促进农民工等灵活就业人员就近便利就业。
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劳务协作站、省外劳务服务站、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山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我省通过建立完善“三场三站一平台”,健全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人员送出去,真情促就业。我省持续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人社等八部门联合开展“春风行动”,点对点对接,助力农民工返岗复工,公共就业机构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就业服务进企,深入基层开展乡村振兴等专场招聘,将岗位、信息、政策送到农民家门口。
服务跟出去,当好“娘家人”。我省建立三级联动省外劳务服务体系,将服务保障触角延伸出去,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解决难题。
政策有温度,落地有力度。截至7月底,全省农民务工就业617.59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98.87万人,同比增长3.76万人。
努力让农民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2021年起,我省将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大力推进,去年建成200个,今年建设300个。歇脚、纳凉、喝口热水……这些小事关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户外工作者的幸福体验,从小处着手的服务保障细致暖心。
我省农民工权益维护不断加强,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
我省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推动参保扩面。
人社部门牵头抓总,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提升农民工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人社、邮政管理部门出台实施方案,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为快递小哥等群体筑起“防护安全网”。
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农民工纳入救助范围,累计救助生活陷入困境的外来务工人员3637人次,支出364.6万元全面保障超龄农民工合法权益。
教育部门坚持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帮助外省随迁子女在我省平等参加高考。
住建部门进一步放宽公租房农民工准入条件,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实施细则,并通过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公安部门全面调整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实行“零门槛”落户,重点推进在城镇已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租赁房屋人口落户城市。
司法行政部门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将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
省科技厅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组建科技特派团,选派科技特派员,培训乡土人才。
省总工会带头,市、县工会组织百支志愿服务队承接农民工侵权案件,广泛开展慰问演出等活动,今年28名农民工代表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占比10.4%,创历史新高……
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为农民工提供服务保障,打出服务保障农民工组合拳,关注农民工、关爱农民工蔚然成风。
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辛苦钱”
6月7日,泽州县农民工焦某为晋城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行政执法队送上一面“为民工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的锦旗。
原来,焦某初夏到一工地做水泥工,工资到不了账,与施工队沟通无果后,他到晋城市劳动保障监察综合行政执法队投诉。工作人员迅速调查,焦某3天就足额领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实行零容忍。3天是我省对在建项目一般性新发欠薪案件核实事实、清偿到位的全省规范时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狠抓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作用,持续动态清零欠薪案件,全力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在全国率先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实施《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通知》,落地14条硬核举措。明确案发地县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承担欠薪清零第一责任,并增设对拒不清偿欠薪责任人的经济处罚。明确拖欠农民工工资一般案件应当在3日内将事实核实清楚,并清偿到位。对未按期解决的,约谈案发地县长,动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解决。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坚持“一案双查”“三个清零”“四个兜底”原则,按规定限期清偿到位、惩戒到位。
省人社厅与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信访局联合建立根治欠薪行政司法联动机制,法院接到申请10日内冻结账户、查封财产、清偿欠薪;公安机关对欠薪犯罪案件提前介入、有案必收;检察院全程派人监督,有效解决移送难执行难的问题。涉薪法律援助、集中打击处置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百日攻坚、督办违法转分包、欠薪争议纠纷调处……重拳出击、联合治欠、联合惩戒成为常态。
向制度要动力,功夫下在平时。我省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常态化考核督查,实名制、工资专户、总包代发、工资保证金……一系列工资支付制度强化保障,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相结合推进落细落实。目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已纳入对各市、省直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专项考核结果按规定在全省通报。同时,我省建立运用欠薪约谈问责机制,欠薪问题解决化解不力的,对涉及项目进行全环节责任倒查,层层厘清责任、严肃追责问责。
数据赋能提高保障效率。我省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在建工程项目台账,按月调度,动态更新,全省2857个工程项目全部录入全省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与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平台实时对接,信息化监管正在助力劳动维权服务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2021年以来,全省协调处理、立案查处欠薪案件20261起,为9.87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4.6亿元,所有欠薪案件全部实现年底清零、动态清零。欠薪案件解决难度明显降低、解决时限明显缩短。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记者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