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随着互联网及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库应运而生,大数据在政府决策、知识发现、商业应用等方面扮演着过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须与时俱进,顺应大数据时代,依托大数据相关的理念和技术开展学生管理各项工作。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以“管”、“堵”理念及模式为主,这种理念及模式与大数据时代格格不入,更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及学校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与时俱进,顺应大数据时代,及时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当前高校学生理工作面临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许多的挑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人员大数据意识不强。管理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人员主要包括班主任、辅导员等直接管理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学院领导等间接管理人员。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与当今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出现冲突。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年长的管理工作人员对新型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认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会造成传统丢失,导致传统延续下来的面授管理模式消失,师生间的沟通桥梁坍塌。大数据时代对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较高,但部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时代意识,无法与时俱进,不愿意使用或不会使用信息化设备管理学生工作。


(资料图)

第二,大数据技术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现阶段学生管理标准的提高及范围的扩大,学生管理工作已不仅仅局限在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近些年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和信用行为情况记入档案,这种需求导致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繁杂,单纯的纸质化档案存储已然无法满足。虽然有部分高校近几年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档案,采用学生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各项在校数据进行管理,但受经验不足及管理能力有限等影响,导致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设置得不够科学、不够合理,无法实现档案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此外,大部分高校仍未建立专门的数据收集整理部门,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导致数据准确率及完整性均比较差,无法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导致无法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3]。

第三,网络信息安全性不高。将大数据技术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互联网是其工作基础。互联网可谓一把双刃剑,但仍有部分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的安全性缺乏警惕性,他们大多是怀着好奇心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进行信息查询、信息交流及信息共享期间,未能快速识别网络陷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高校学生信息数据的泄露,大大增加了高校对学生工作管理的难度。此外,部分高校网络建设、信息设备比较落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尚也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及挑战。

针对上述出现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者首先要树立大数据意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四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96万。此外,《报告》还显示,截止到2021年12月,短视频、网络视频、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及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34亿、90.5%)、(9.75亿、94.5%)、(10.07亿、97.5%)。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9.9%,网约车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3.9%[4]。互联网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重要来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最缺乏的就是对大数据的收集和利用意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积极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例如,可通过学生浏览网页的情况、使用的APP类别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学生的关注点及兴趣点,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通过对分析学生在图书馆检索图书目录的信息,为学生精准推送适宜的书籍;通过分析学生的校园卡消费记录,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资助帮扶政策;通过汇总、整理、分析招聘单位信息,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加实用的信息。总之,树立大数据意识,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可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第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提高信息技能水平。随着大数据的冲击,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已成必然趋势。大部分高校通过自主研发或第三方开发的形式来达成信息化管理目标。随着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储备、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力度,包括如何收集信息数据、如何从浩瀚的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对学生进行管理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例如,辅导员可以借助微信、QQ、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媒体形式,上传下达,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自由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更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情况,提高管理质量。

第三,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专业的大数据平台协作,组建数据分析团队。现阶段,从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队伍结构来看,仍比较缺乏既具备大数据知识背景,又具备学生管理工作技能的教师力量。因此,组建具备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团队迫在眉睫。可在工作队伍中引入大数据相关技术技能培训,重点培训教师队伍在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内容,并开发以云计算为管理基础的工作系统等。同时通过各大平台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进行舆论引导,从而更好的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此外,还可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题网站,实现信息发布、互动渠道的立体化。

第四,利用大数据可以建立信息预警制度。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若无法妥善保护好这些大数据,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就会出现“大数据即大风险”的严重后果。网络资源、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均呈现公开、开放的特点,这就导致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也极易受到病毒与黑客的攻击。对高校学生管理而言,保障信息安全不但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为高校学生管理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驾护航。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界定好可以收集、挖掘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的组织,界定好数据挖掘、数据利用的权限及范围;(2)如何利用好信息数据才能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3)信息分析的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贴近;(4)信息分析结果公布哪些内容才能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等。

首先,高校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以确保大数据信息的安全,避免不法分子对大数据信息的攻击。例如高校可以引入同时兼备大数据分析及学生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信息提取一些高敏感性数据,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同时,高校的相关部门还应根据预警机制做好针对性的监测工作,从而避免学生管理软件在运用时出现不必要的风险,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宣传,提高高校师生对大数据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度,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开发高安全性的学生信息管理软件,该软件不但要求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防御功能,方能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可通过建立防火墙、监控系统等方法,做好软件的实时监测,确保软件应用的安全可靠。

第三,规范管理高校收集的学生数据信息,严格按要求录入相关信息,加强录入人员数据信息的安全教育,保障后台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减轻学生工作管理者对数据处理的压力。此外,还应制定相关的数据使用方案,优化、完善防火墙,签署好保密协议,界定好不同身份对学生数据信息查看的权限与等级,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数据信息的安全。

总是,学生管理是一直是高校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故鼎新,大数据为高校学生管理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大数据思维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而言,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既存在机遇又存在挑战。现阶段,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工作人员大数据意识不强、大数据技术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安全性不高等,管理工作者应趋利避害,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能水平,组建具备大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团队,并建立预警制度,确保数据安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作者:常雪,邯郸学院机电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