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门:领英发布全球企业决策者调研
2022年11月17日,北京——时值冬季,一场“寒潮”也正在席卷全球的经济环境,多家“巨头”公司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寻求进一步削减运营成本以度过“寒冬”。备受关注的“巨头”绝非个例。挑战当前,全球企业管理者都面临着要制定出一整套前所未有的关键决策。
近期,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面向全球超过2900名CXO级别企业高管展开了深度调研(以下简称调研),揭示全球企业正在经历哪些环境的“不确定性”挑战,并预判企业决策者即将做出的策略改变。调研显示,组织与人才策略的收缩成为了全球企业寻求“过冬”的首要对策,企业的人才危机或将加剧。中国企业决策者正在有计划地在人才、品牌、研发等领域缩减投入,对于渴望布局全球的中国企业来说,迫切需要精进策略,以保持在全球市场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的人才策略与员工的需求正在背道而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对经济的不确定性,对组织与人才领域的成本控制成为了全球企业决策者普遍的首选对策。延缓招聘、缩减员工福利、减少人才培养开支,以及停止涨薪等方式是企业当前节省成本的主要手段。调研显示,“已经或正在计划削减员工福利”的全球受访者占比66%。
除了成本控制,当前经济环境正在迫使企业在人才策略上进一步收缩,一系列关注人才发展与弹性办公等疫情推动下的职场新趋势正在受到冲击。调研显示,超过68%的全球受访者认为企业当前的弹性办公政策正在被动摇,74%表示会减少在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的举措,75%表示会减少那些为促进员工身心健康而设计的项目或政策。然而,领英于今年1月发布的《2022全球人才趋势报告》显示,除薪资外,人才在找工作时最看重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弹性办公、技能提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正是目前雇主普遍收缩和削减的重点。
领英全球副总裁、领英中国总裁陆坚表示,企业在人才策略方面的调整正在与员工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伴随招聘放缓等举措对用工市场的影响,在员工与企业的博弈中,权力正在更多地收回到雇主手中。“企业无论何时都不应该降低对人才需求的关注。提供弹性的工作模式和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可以最大化地释放人的价值,是帮助企业在危机中保持韧性、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关键要素。”
精进策略,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稳中求进”
对宏观形势的预判及应变对策方面,中国受访者与全球总体保持一致,通过成本控制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稳定性。调研中,中国企业受访者表示,未来六个月将有计划地在以下三个方面减少投入,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员工福利(38%)、品牌与市场营销(37%)、研发领域(29%)。
对于布局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些关键领域的投入减少,正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投资转化率提出更高的目标。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方式解决如何在跨文化的组织结构下维持员工凝聚力和驱动力;如何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接受度;如何吸引稀缺技能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力等。
陆坚认为,虽然挑战当前,但全球市场仍有广阔的商业机会。越是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越是需要企业充分把握全球新趋势,从而制定清晰和精准的全球化战略,同时顺势而动,在人才与品牌两方面及时精进策略,实现降本增效。
在人才方面,陆坚建议企业继续围绕“灵活性”和“技能”两大关键词改进人才管理和培养模式。一方面,关注员工需求,持续提供弹性的办公选项,企业还可以采取“跨国远程”的用工模式,以更低的成本雇佣世界各地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以技能为核心,来吸引和培养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在品牌侧,陆坚建议,数字化营销能力的提升是中国企业实现“稳中有进”的关键之策。数字化营销工具的应用,将助推中国企业更好更快地定位不同市场中的目标受众,实现广泛传播和精准触达的有效并举;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可助力企业建立健全商机追踪机制,以结果导向提升效率,促进营销策略高效迭代。
依托全球平台,领英助力中国企业连接全球商业机会
当今的全球宏观经贸环境正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实时了解全球经济趋势及行业动态,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全球领先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上汇集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共同分享信息与洞察,交流应对危机与变化的经验和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已经走出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成为中国经济双循环中最具活力的一条主动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起行业引领者的角色。“越是充满不确定性,就越要携手前行。”陆坚表示,“领英将专注于发挥全球化平台的独特优势,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洞察和不断优化的解决方案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赋能,连接全球商业机会。我相信未来中国企业将全面提升全球化能力,以更高水平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
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9月27日至10月19日,样本量覆盖全球2900余名CXO级别企业管理者,其中200名来自中国。受访对象均来自员工规模超过1000人、年营业额超过2.5亿英镑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