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价平稳运行具备支撑因素
(相关资料图)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对此,市场有观点认为我国物价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客观来看,当前我国物价回落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的影响,物价下行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考虑到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随着稳增长预期不断增强,稳物价的有利条件正加速积聚。
物价是经济运行的客观反映,经济增长稳,基本就不用愁物价不稳。从经济增长层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三季度增速企稳回升。三季度我国名义GDP增速同比增长5.7%,比二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统筹推进,经济总体将继续保持恢复向好势头。这有助于改善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工业品价格。宏观经济波动理论模型表明,企业当前盈利稳步上升,将提振企业当前的投资信心,而投资增速上升将进一步增加未来盈利预期,进而带来“增长升、盈利升、预期升、投资升、增长升”的正反馈循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增速和投资增速的持续上升,物价上涨的投资动能将逐渐变强。
从货币金融层面看,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较为充裕。从量的指标来看,近几个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_2同比增速保持在12%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保持在10%附近,与名义GDP增速相比,货币供应还是相对偏宽松的。从价的指标来看,近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保持在4.4%左右,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二季度以来,银行间市场7天期回购利率基本在2%下方运行,低于央行的7天期逆回购利率。在理想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的自发调节主要依赖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在这种机制中,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利息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紧密联系着资本存量和收入流量的相对价格。从当前形势来看,为使经济恢复到合理增长区间,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大概率将保持稳健取向,这意味着物价稳的流动性基础还是存在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从就业收入层面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其中三季度平均为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年内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1万人,接近全年1100万人的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水平自然也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基本与名义GDP增速保持一致。随着四季度乃至明年经济恢复速度的加快,预计就业形势和居民收入也将会持续好转。从历史数据来看,CPI走势与工资增速有着非常强的同步性。随着稳增长政策陆续推出,短期内我国名义GDP增速有望恢复至8%左右,这意味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将基本在这个水平附近,而这个水平的工资增速容易将CPI稳定在2%附近,也就是温和运行区间。
总的来看,物价运行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有着很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向好、货币金融环境保持稳健、就业收入形势改善,物价稳的基础也在持续巩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 刘 强 徐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