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龙:北京人艺是心中神圣的戏剧殿堂

9月17日,郑云龙出现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参加全新开业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三层“人艺小剧场”首部演出剧目《榆树下的欲望》的媒体见面会。这是郑云龙主演的第三部话剧,也是他第一次到人艺演话剧。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其经典地位享誉世界剧坛。2007年该剧曾在首都剧场南侧的“人艺小剧场”上演,此次由导演任鸣、丛林携于明加、郑云龙、李麟、罗熙、刘奕、曾泳醍等演员以全新阵容重新排演,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创新,也体现了人艺对新剧场的定位和对经典的不懈追求。郑云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自己在上大学时就接触过这部经典,此次能够来北京人艺主演该剧,非常荣幸,他说:“我很喜欢在北京人艺,这里有着非常好的创作环境。”

北京人艺是心中神圣的殿堂

记者:你这次到北京人艺来演话剧,让很多观众都非常惊喜,想知道这次你和北京人艺的合作是怎么达成的?

郑云龙:今年年初,冯远征老师联系到我,邀请我跟人艺合作一部话剧。我当时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儿,当然非常想来。于是我们就协商演什么作品。今年7月,他问我喜不喜欢《榆树下的欲望》,想不想演?这个剧本我太喜欢了,所以毅然决然地就来了。

记者:那你这次来北京人艺演话剧,是什么心情呢?

郑云龙:能够到北京人艺来演话剧,这对一个舞台演员来说,是很荣幸的事情。北京人艺在每一个学戏剧的孩子心里,就像神圣的殿堂一样。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到剧场、去后台参观时,我就感觉到那种神圣感。有那么多老先生、老前辈、老艺术家,都曾经在这个剧场演出过。他们的精神,就像台词一样,一直荡漾在剧场里,鼓舞着年轻的艺术工作者在舞台上绽放他们的艺术生命。

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来北京人艺,对我来说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在排练期间,我跟任鸣导演、丛林老师,还有佳姐、麟哥他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照顾。这是我第三次演话剧,演话剧的感觉跟演音乐剧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属于不一样的艺术门类,所以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也会好好努力的。

记者:现在你已经在北京人艺排练了两个月了,这个过程有什么感觉呢?

郑云龙:北京人艺给我的感觉很专业,非常井井有条,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的排练计划,都做得非常缜密,所以我们排练过程非常顺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环境,这也是我很喜欢在北京人艺的原因。

舞台就像家有满足感安全感

记者:你们这次演出的《榆树下的欲望》,也是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开张的第一个作品。你在这个剧场演出,有什么感觉?

郑云龙:因为这是我们今天第一次从排练厅进到剧场这个景,所以还比较陌生,对这个环境、对舞美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几天,我们会针对舞美再去做表演上的调整,会再调整我们的调度。我们在这个戏里有大量的舞台调度,应该会让大家看得很精彩。

记者:这个剧场很小,你在表演时离观众距离非常,会感到有压力吗?

郑云龙:人艺小剧场,可能真的是我演出过的最小的剧场。我以前演过小剧场音乐剧,那个剧场比人艺小剧场大不了多少,所以对于小剧场作品的表演方法,也不是特别不惯。因为与观众距离了,也有好处,就是它打破了台上台下的关系,整个剧场空间都变成了一个景,融入更好,我觉得也挺好的。

记者:你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是具有很大挑战的,你能谈一谈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包括你怎样对这个人物进行塑造吗?

郑云龙:这个作品极度夸张地反映了人的欲望,我扮演的伊本这个角色也比较极端。他待人处事也好,对待感情也好,对待爱情也好,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人。所以他的很多行为要极具夸张和爆发力,这对我来说也是蛮大的挑战。伊本是一个很脆弱的人,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来暴躁,其实这些都是源自于他内心的一些缺失,对爱的缺失,包括他和父亲的关系。这就要从这个角色的原生家庭和他的成长经历开始去做设计。

这个戏有很多情感爆发的部分,都需要大量的情感铺垫和准备。上一次我们排练,剧院来审查时,任鸣院长看到我们那么投入,很感动。他跟团里的人说:“我真害怕郑云龙哪天一生气,在台上就把于明加掐死了。”其实这种表演的爆发力,是要在技术层面全都设计好,而且要不断的尝试,不断反复的排练,才敢去做。这种充满张力的表演,其实都源自于我们时排练的次数和熟练度,还有演员之间彼此的信任。我们之后也会有很多类似于这种方法的表演,让这个戏变得更加饱满,让人物格更加丰富。

记者:很多观众最开始了解你,是作为一个音乐剧演员。这几年你也演了好几部话剧。对你来讲,现在选择作品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呢?

郑云龙:首先要是一个好剧本。只要是我非常喜欢的剧本,我都想去尝试。

记者:从各个方面都能感觉到你特别热爱舞台,那么舞台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呢?

郑云龙:我本来就是学音乐剧的,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舞台。所以舞台就像家一样,是我每天生活的地方。我在舞台上有很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很开心,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记者 王润 李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