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保税仓运维人:每天走2.5万步,每秒分拣50多盒面膜
“现在以面向C端(个人)的业务比较多,未来希望看看面向B端(企业)的业务。”今年28岁的泠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非常期待和看好整个物流行业。
泠柔是菜鸟下沙保税仓库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仓库、仓储部分,对接发货、捡货,规划路径。该仓库区占地5.3万平方米,她每天要在这里要走2圈,每天走25000步,15公里,超过1/3程马拉松。
“每天过得都不一样,但大致的模块是一样的。一天的工作流程大致是:早上先巡仓,看一下组内成员的工作状态,机器、物料是否能正常运转,随后开晨会,下午会处理一些自己的工作,晚上跟进订单的情况。”泠柔表示,自己的团队有40个人,在618、双11等促销节点时,团队成员会增大到5倍,团队成员由小组长、操作工、数据工程师、工程机械师等角色构成。成员分工合作,利用了仓内自动化设备,实现了高效稳定的运转,平均每秒分拣超过50盒来自各个国家的面膜。
现在的她,每天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6点。因为服务的是保税仓,可以根据订单量的多少而提前一天知道次日的工作量,如果次日的单量少,可能是中午12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如果次日的单量多,可能会提前上班。
在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的2021年,泠柔觉得亲情愈发可贵。
2021年,她给妈妈买了一个保健品,拿起来感觉似曾相识,后来看物流信息的时候,她发现居然是她工作的仓库发出来的,因此非常开心。“因为知道从仓库分拣出的每一件商品,可能是子女对父母最暖的爱,这或许就是工作的意义吧。”泠柔表示。
然而,这位扎着高马尾、笑容甜美的山东姑娘在工作中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温暖时光是短暂的。
在加入菜鸟之初,她负责库存,碰上商家大促销,货物堆积如山,流水线、自动化分拣机快速运转。“当时真的是一脸懵,那段时间的心理都比较崩溃。”泠柔表示,后期通过成立专项小组去处理库存问题,慢慢得以解决。
当前,泠柔所在的进口保税仓主要存放的是日用品、美妆、护肤等品类,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在1.5万~2万个订单,订单与商品件数比例大概在1.5。
泠柔与物流之间的渊源要从大学谈起。她当时在德国专修德语,在进行研究生专业选择时,觉得物流行业不怎么发达,市场成长空间大,于是选择学习了物流专业。之所以选择在杭州工作,泠柔表示,一方面是在德国呆的时间长,习惯了稍微慢一点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杭州是一座电商之城,相关配套的物流很发达。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包裹数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13.0%、85.0%和2.0%;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收入的7.9%、50.6%和11.3%。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近年来,伴随着快递单量的增加,过去粗犷式的发展路径已经逐渐被淘汰,智能化仓储物流开始走上台前。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仓储物流水平提升以及 5G 物联网建设的广泛应用,国内的智能物流发展迅速。智能仓储在智能物流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政策的引导,智能仓储的需求进一步提高。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2019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达 856.5 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9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0%。
“机器更多的是在存储、拣选区,但是拣货、包装环节还是需要人来做的。通过调度自动化设备、算法调度穿梭车,将搭载货物的料箱移动到下层拣选面,供仓库员工拣选,平均提高拣选效率50%。”泠柔表示,之所以采用人工模式,一方面是用机械臂来拣货容易出现商品破损,外观微小的商品难以识别的情况;另一方面是用机器拣货的效率会很慢,机械臂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路径来拣货,不像人工这么灵活,难以应对出货量大的仓库以及大促的情形。
泠柔称,期待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5G等技术,结合数智化的手段来打通母国到中国的链路,比如海关清关、航运物流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