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高校家属院的30年:流动、改造,没有家园感
徐前进在长春老城区的这个小区一住就是8年。本来,这是一所高校教职员工的家属院,建造于30多年前,有着北方单位制小区的典型面貌。近些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小区也经历了种种变化,特别是市场因素的介入,使这里变得混杂多元,熟人社会的痕迹和大城市人口的高流动性并存。这引起了徐前进研究和写作的兴趣。
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徐前进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一个形式上颇为特别的文本——《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这本370页厚的书,犹如耗时多年给一个老旧小区拍摄的一部事无巨细的纪录片,多少让人想起王兵同样反映东北大变迁的鸿篇巨制《铁西区》。徐前进几乎将小区居民及其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在大量的信息积累之上寻找共性,挖掘出被忽视的、能够证明小区变化缘由的因素。这种“实践写作”,对启发我们重新设置看待小区的视角很有帮助。
小区:现代城市中最基础的生存空间
徐前进的“实验方案”是从小区具体的空间中寻找陌生感、流动感的表现形式。他的书写自2014年。腊月三十下大雪之后,大年初一小区内部街道上开展了清雪活动。从整齐划一、有组织的清雪工作中,可以看到小区内部道路空间、公共场地、动植物等,也能看到小区管理单位是运用怎样的制度来维持日常运行的,还能听到讨论下大雪的聊天话语,老人们聊健康,年轻人在争吵中赶路,孩子在雪中背诵古诗词……
这样幻灯片式的日常场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借助历史研究工具和社会问题分析方法,被透视,被消化,就有了不凡的价值。《流动的丰盈》分几大类来逐个突破,先后分析了街头景观、公共设施、广场、广告、书店、网吧、咖啡厅、麻将馆、商店、汽车等有形空间,然后又通过这些有形空间来分析精神空间,包括标语、文艺会演和电影放映、过年气氛、疫情防控、拆除违建等。
眼下,很多关于城市的书都是散文式的记录与碎片化的感想叠加,最终走向暧昧的表意。徐前进不满足于这样的书写,他有一个独特的愿望。2009~2013年间,他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读博士,研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并于2017年出版了《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一书。研究卢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希望了解卢梭的日常生活,比如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他的思想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可惜查尽一切档案,都无法找到这些具体的信息。徐前进想要复原法国启蒙时代的细节,“这些细节曾经是那个时代的人日复一日深陷其中的日常性,是他们思想的来源”,但历史档案状况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不再满足于对重大问题的宏观解读,也不再满足于用西方理论或方法去解读问题,必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这种强烈的需求是他开始研究小区的源头。小区是近在眼前的“实验室”,他希望从小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一种实证性的思考基础”。徐前进回顾了从列斐伏尔、居伊·德波、德勒兹、盖伊·特立斯到梁鸿、梅英东、阎云翔等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和非虚构作家在日常生活叙事道路上的探索,并提出“发现那些被忽略与被隐没的意义,这是创造者的姿态”。
比如,所谓“小区”的特殊之处,在他看来首要的是显明可见的归属感问题。小区是现代城市中最基础的生存空间,城市文明越进步,流动的力量就越强大,但这种基础生存空间并没有提供稳固个体情感的强大力量,从19世纪的西方到现在的中国都有这种倾向,“无法将传统时代的村庄所具有的情感、伦理和公共交往状态转移到现代城市的小区里”。他研究了西方城市理论,发现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基本上处在一种批评的阶段,而无法找到化解的策略”。
再比如,小区中发生的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终,看得到权力、市场的交锋,各种居民不同想法的冲突与融合。徐前进的书写状态有点像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国家与社会》一章中,他通过供暖维修、整治小广告期间的社区内部交涉,来解读小区居民微信群里公共性的强弱变化;从清除私自开垦的菜地、拆除车棚和小饭店等违章建筑、为了改造绿地而砍掉大树、为了迎接马拉松比赛而根除小广告等事件,最后写到马拉松比赛当天大家欢天喜地像过节一样一起观赛的景象,小区公共性的真实样貌由此浮现出来。他写道:“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已进入这个结构。所有的眼睛有共同的目的:猎取平日里见不到的轻松与欢快,然后凝结为集体记忆。这是城市的公共节日,街道上的人是平等的,他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关切,虽然相互陌生,但愿意向对方微笑。这种微笑没有明确的方向,正是因为没有明确方向,它才属于公共空间。”
写这本书期间,徐前进的孩子出生了。他经常在遛娃的同时和邻居聊天,在办理跟小孩有关的事务时,亲身体验社区服务的进步程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学者和普通居民的身份自然合一,他的这份研究也日益完整。《流动的丰盈》一直写到了2020年,小区经过数次“微更新”,有很多变化,比如社区医院的服务得到增强等。但不少变化只是面上的,比如公共景观带里增设了一些处理宠物粪便的用具,但依旧无法规范宠物粪便的问题。
徐前进最后写道,他虽然在这个小区安家立业,但“家园之感并不强烈”,这使他产生了更为根本的判断——“陌生是一种现代感觉”,“在城市生活中,人与人的距离远了,但人与制度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密切,现代制度最大限度地弥补了这种陌生感”。
疫情凸显了小区和社区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城市居民,关心自己住的小区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但是人们时常感觉对小区事务无从下手,好像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事,有想法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真正能够作出决定的,往往只是通过租、购的房子的方式,离开一个小区,搬到一个新的小区。
相当大比例的中国人,眼下还居住在建设时间已有几十年的老旧小区中。住建部2021年10月底发布数据称,当年全国新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共5.34万个,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是改造5.3万个。据估算,全国老旧小区总量约有17万个,2019、2020年分别改造了1.9万个和3.9万个。算上2021年的业绩,三年来改造的小区已达11.1万个,占现有老旧小区总量的65%。
尽管改造进度很快,但老旧小区的更新,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目的是“补短板”,通过“微更新”来改善小区停车、绿化、卫生、管线等硬件上的历史损耗。这种查漏补缺虽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但在很多人眼中“不解渴”,一些居民更期待的是通过拆迁征收拿到补偿款,去买新房子。
另一方面,人居生活的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少老旧小区面临物业管理无序、人员流动大、治安管理有隐患、噪音异味等污染长期得不到解决等软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的问题”,是由城市管理和社区发展的转型过程带来的历史性短板,只搞设施更新改造是“治标不治本”。而要做到“软硬兼施”,小区本身没有那么充沛的财力、人力、物力,更缺乏社会组织动员的办法,来承接更立体的更新改造。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应对疫情的相关社交管控措施、物流配送手段等,使得人们对社区、居住小区状况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很多人前所未有地意识到,自己与小区之间的关联如此紧密,一旦城市出现疫情,小区就成了保护自己的“城池营垒”,买菜、就医等都需要依靠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现实告诉我们,无论你以前是怎么看待你所生活的社区和你居住的小区,从今以后你都需要调整眼光和心态,更有耐心地、更持续地关注周遭的“日常景观”。
《流动的丰盈:一个小区的日常景观》
徐前进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1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