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个人实物黄金业务洗钱风险防范

银行个人实物黄金业务,是指银行通过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共同构建的黄金交易系统,根据个人客户委托,代理个人进行实物黄金交易、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清算及黄金实物交割,这项业务的个人投资者,既可进行账面上的黄金交易,也可选择提取实物黄金。

黄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变现快的特征,正因为这些特点,让黄金常被不法分子用来作为洗钱的工具,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将非法来源资金大量用于购买黄金,类似洗钱手法在国际上并不少见。

根据公开报道,位于丹麦的丹斯克银行(Danske Bank)爱沙尼亚分行,就曾允许一批来自俄罗斯的客户,将资金转换为金条,藉以隐藏资金,八年内居然通过购买黄金的洗钱金额就高达2230亿美元。

由于国内对黄金出口管制严格,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2015〕第1号令《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是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的主管部门,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实行准许证制度,同时对申请黄金进出口许可证的企业有着较高的要求,正因为黄金进出口证不易取得,间接助长了实物黄金的走私,有报道指出,在广西曾有不法分子与越南买家勾结,将越南买家通过地下钱庄转入国内的非法资金,先向深圳的珠宝公司大量购买黄金后,再通过绕越非设关的方式,走私到越南境内,光是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该不法分子团伙的走私黄金就高达8.428吨。

因此,对银行来说,个人实物黄金业务由于交易金额巨大、交易背景隐蔽且复杂,极有可能涉及贪污腐败、地下钱庄、走私等洗钱上游犯罪活动,很容易引发银行声誉和被监管追责的双重风险,银行面对此类业务必须谨慎。

分析银行因个人实物黄金交易所引发的洗钱风险,主要是在个人出租和出借交易帐户两个环节。因此,在客户尽职调查过程中,除了一般的九要素外,银行在开户环节就须警示客户,关于出租、出借账户的法律风险。除此之外,银行更要重点关注、核实个人购买黄金的资金来源、开户目的及交易背景。

在核实个人购买黄金的资金来源上,银行的重点在于结合客户职业、工作单位、年龄、住所地等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情形下,银行仅会收集个人客户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地等信息,不会进行全面性的核实工作,但当银行面对的是开立个人实物黄金业务的客户时,则须对客户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地等常见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更关键的是要核实个人客户的开户目的,并了解该个人客户对贵金属交易的投资知识及相关规则熟悉程度,其开通办理个人实物黄金业务的目的,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是有其他目的?甚至会不会提领实物黄金,也应该事前掌握,这些都会有助于降低银行的洗钱风险。

银行要进行个人实物黄金业务的洗钱风险防范,可从客户的可疑特征介入,首先是关注外部异常信息,例如注意有没有公安介入调查该客户购买黄金的行为?个人客户的账户有没有遭司法查询或冻结?交易层面上该客户是否存在背景复杂,或疑似出借账户给他人使用的情况?甚至大额资金的来源或提领实物黄金的用途等都要加以关注。

当银行发现客户有利用实物黄金进行洗钱的风险,应先判断客户是否同时有多个账户IP交易地址相近?如果客户对大额提取实物黄金的用途闪烁其词,账户中又突然汇入大额资金,对这些异常情形除了要关注是否为公转私外,交易金额与其身份背景信息是否相符都要核实,银行甚至须进一步要求该个人客户提供资金来源说明,并视情形采取强化识别措施。

银行最要小心的是个人账户有巨额资金转入后,迅速购入黄金并提领实物黄金,这种交易金额大、快进快出、账户不留余额、账户的过渡性质明显,都是高度疑似洗钱特征,银行除了要统计客户交易资金来源及累计金额外,也要统计客户提取实物黄金的累计数量,结合客户的身份背景进行判断,必要时果断调高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并对该个人账户采取交易限制措施。

(本文作者夏岚系上海富拉凯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

关键词 富拉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