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超去年全年,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大

随着一季度盈利增速下降和信贷增速提升,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对于非上市中小银行来说,外源性资本补充可选渠道较少,中小银行专项债成为缓解资本压力的重要工具。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陕西、新疆等9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113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另据安信证券统计,今年前5个月发行的地方专项债中,支持中小银行专项债占比由去年末的1.5%提升至6.3%。上市银行中,今年以来民生银行、长沙银行的可转债,以及中信银行配股申请已获得交易所受理。


(资料图片)

不少机构分析指出,当前银行业因利差收窄、存贷差扩大等内源性资本补充乏力,尤其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背景下,对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提升。此外,明年将实施的中国版巴Ⅲ,也可能使得部分银行尤其中小银行的资本缺口走阔。

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

5月31日,陕西省发行了今年第二十九期专项债券即今年首期中小银行专项债,总规模8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2.81%。这是自2020年国常会提出允许一定额度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以来,陕西发行的第二笔中小银行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121亿元。

此前5月23日、5月16日,新疆和安徽也分别发行了50亿元、64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辽宁则在今年4月连续发行了两笔共计4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9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发行共计1138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而去年全年,河南、辽宁、甘肃、大连四地合计发行规模仅为630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发行频率和规模均有明显提升。

作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的“特殊品种”,中小银行专项债是地方弱资质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支持方式。从发债用途来看,各地中小银行专项债普遍用于当地非上市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风险化解。

以5月16日发行的“23安徽债38”为例,该笔专项债主要用于支持淮南通商农商行等12家农商行风险化解;今年以来辽宁两笔中小银行专项债分别用于补充盛京银行和省级农商行资本金;“23内蒙03”则用于支持26家中小银行,包括县/市/旗联社、农商行等。

根据央行在《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的数据,2020~2022年共计新增5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这与此前《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和财政部披露数据一致。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财政部安排用于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新增专项债额度分别为2000亿元、1500亿元、2000亿元。

按照近3年(3.75万亿元、3.65万亿元、3.65万亿元)专项债总新增额度计算,中小银行专项债每年占比约为5.3%、4.1%、5.5%。从实际发行进度来看,记者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0年~2022年中小银行专项债至少已累计发行2730亿元,期限以10年期为主,利率普遍在2.86%~3.65%之间。其中,2021年发行量最大,接近1600亿元。

从今年发行情况来看,各地发行节奏加快,也使得中小银行专项债在新发行专项债中占比明显提升。据安信证券统计,今年1~5月地方债累计发行规模为3.54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9万亿元,其中用于支持中小银行的专项债发行占比约为6.3%,较去年末的1.5%明显上行。另外在发行成本方面,随着地方债发行利差继续收窄,中小银行专项债票面利率最低降至2.81%。

从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区域分布来看,辽宁依然是发行规模最大的省份,其后是内蒙古(200亿元)、黑龙江(190亿元),其余省份发行规模在30亿元~84亿元不等。

中诚信国际曾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分配与地区经济、财政实力关系弱,更注重当地中小银行实际经营状况、风险水平及注资需求等因素。按照2020年以来发行规模计算,发行规模靠前的省份有辽宁、甘肃、河南、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等,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资本补充压力来自多方面

从专项债发行后的注资方式来看,主要包括以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为中小银行注资,以及直接或间接入股注资,一般均可实现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效果。

惠誉博华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中小银行资本水平的作用,随着2023年二季度中小银行专项债集中发行及下半年专项债额度继续释放,预计中小银行资本下行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和。

按照银行资本金分类和补充方式,银行的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和通过债券融资进行补充,而核心一级资本则只能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性补充,或通过股票融资(IPO、增发、配股、可转债转股)进行外源性补充,但后者仅适用于上市银行。在盈利能力不足又缺乏上市条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专项债成为非上市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支持方式。

不只是非上市中小银行,从财报数据来看,上市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也值得关注。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中,仅12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11家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14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提升,多数银行资本充足率面临下行压力。

穆迪评级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诸蜀宁对记者表示,从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来看,该项指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是内部业务平衡的结果,是“分子”与“分母”的相对变化。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在本外币资产同比增长10.9%的情况下,净利润仅增长了1.3%,增速同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而根据不少机构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业还将继续面临息差收窄、存贷差拉大等盈利压力,但经济稳增长需要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内源性补充能力的下降、信贷投放力度加大资本消耗,必然会导致外源性补充需求增加。今年3月,中信银行的配股和民生银行、长沙银行的可转债申请获得交易所受理,三者计划募资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10亿元、400亿元。其中,民生银行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提到,虽然其资本充足相关指标一直满足监管要求,但均低于可比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随着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信贷规模不断增长,资本快速消耗,资本充足率尤其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承压,预计到2025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却后将达到493.39亿元。

不过对于上市银行来说,二级市场低迷的股价表现也是影响其募资的重要因素,华夏银行此前高价定增一度引起市场质疑(详见报道:两大股东输血80亿、华夏银行定增缩水背后,破净潮给银行再融资带来挑战)。诸蜀宁认为,银行补充资本的最根本途径依然是自身积累,但当前面临盈利压力大又要加大实体投放的矛盾,尤其风险权重更低的零售贷款需求低迷,让不少银行陷入一种焦灼状态。

另外从当前几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来看,房地产和城投领域的风险,以及2024年将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不同程度影响银行的资本压力,相比之下中小银行都受影响更大。

“长期而言,部分中小银行仍受制于区域房地产及制造业风险,整体的风险出清以及资本的提质增量需持续稳步推进。”惠誉博华报告指出。诸蜀宁表示,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小银行改革,包括农信系统和城商行合并重组,是提升其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