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双行线:一场风味交融的文化之旅 当前头条
一场由美食开始的旅行,一幅多元融合的文明画卷,一派精致动人的城市风采,在光与影的巧妙构建中,点亮了更加鲜活的表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推出的大型美食文旅节目《澳门双行线》近日收官。节目由总台主持人与跨界“食客”通过“人间寻常味”和“精致仪式感”两条差异化路线,探寻澳门的风土、风味、风情。
(资料图)
《澳门双行线》在短暂的旅途中,邂逅一个个美食故事,氤氲出最抚人心的人间烟火气;饱览最具特色的文化印迹,在古今中西的高度融合中,呈现城市多元多彩的城市文明;更通过创新的艺术表达,勾勒出一场风味交融的文化之旅。
风味之旅:交叠人间烟火气
一蔬一饭,一朝一夕,关联着人生起落,也让文化在味蕾间完成传承和发扬。从传统的粤菜,外来的葡国菜,到创新的澳门菜,各种风味融合的佳肴……在澳门,这座仅仅33平方公里的小城,密布着近3000家餐馆。节目通过至美味、乡愁味、海滋味、新鲜味、新潮味等12个主题,烘托出风味背后的亲情、乡情、家国情。
图:干炒牛河。一碟锅气满满的干炒牛河,是黄少平一家三代人五十年的传承,历经城市新街改造,却依然是老街坊们回忆中的小时候味道。
图:忌廉焗鳕鱼。一份充满葡国风情的忌廉焗鳕鱼,是主厨里卡多沿袭自妈妈的菜谱,也是他扎根澳门后的融合新味。特殊的历史背景让葡萄牙菜肴在澳门绽放出新的光芒。
图:墨鱼排面。一碗内有乾坤的平价海鲜面,是海味世家出身的店主李平为父母和老街坊奉上的特有美味,是澳门老人家们印象中无可替代的鱼味。
图:茶叶捞。一盘别具特色的茶叶捞,是缅甸华侨老板娘康蕙财漂泊回归故土的动人故事,酸甜清爽的滋味从舌尖至心间,勾起的是阵阵回忆。
双线并行的节目设计,立体化呈现出澳门中西互鉴、历史悠久的城市特色,在“寻常味”和“仪式感”之间流畅转换。在熙熙攘攘的市井中,有亲切、朴实的家常味道。一炉锅气,透着代代不变的执着坚守。家的味道、家的记忆随着锅碗瓢盆的协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而在富于仪式感的大雅之堂,精细的食材选择、创新的烹饪方法、考究的食具搭配,把先锋滋味和都市的时尚气息完美诠释。
透过美食,悠远历史与人间百味正在缓缓流淌,那里有每个人的苦乐哀愁,也饱含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
文化之旅:融汇多元化交响
穿过中西方文化融汇的街头,漫步过淳朴温馨的巷角,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到多元文明的海纳百川,澳门的山海街巷在镜头下如万涓细流,汇聚成一片汪洋。《澳门双行线》紧扣“多元化”这一体现澳门特色的核心词,设计出二十四条游览线路,展现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生活美学。
图:澳门博物馆。“这里珍藏了数千件由市民捐赠的老物件,天神巷土地神龛、推笼门、贝壳窗……每一样民间捐赠物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印刻着时间的痕迹,沉淀独属澳门人的成长记忆。
图:金莲花广场。从代表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辉煌时刻的金莲花广场,到可以从独特视角欣赏澳门的“8”字摩天轮,从陪伴几代澳门人成长的沙梨头街市,到明丽浪漫的路环圣方济各圣堂……
24条路线,既是实用的24道“逛吃”旅游攻略,也是节目精选的城市文明缩影。不论是建筑风格的交融,还是馆藏文物的无声倾诉,再到网红热门的打卡地,无不体现着东方与西方、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未来的巧妙地交融,孕育出鲜明的澳门特色。在节目“上接天线,下接地线”的双线挖掘中,全方位呈现出“盛世莲花”独具特色的“味中之味”和“味外之味”。在旅途中,历史和文化就这样生动鲜活地扑面而来,热气腾腾。
影像之旅:创新多维度表达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美食文旅节目,《澳门双行线》打破了真人秀与纪录片的边界,将两者内涵有机融合。在内容建构中,既有任务式的沉浸体验,也有纪实态的忠实呈现,两者环环相扣,相互补充,增强了节目的灵动性、趣味性、人文性,也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在视觉建构中,节目充分运用镜头语言,注重构图设计、光影流畅、画面精美、细节生动,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张明信片。不着一字,却将澳门这座城市的美感和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何让更多人更深度感受澳门“创意城市美食之都”的魅力?节目在融合传播方面更加注重分众化传播。在充分解构节目自身的特色亮点后,精心设计、精准投放互动话题,在撬动热点的同时,吸引人们对节目本身的高度聚焦,也成功实现了“破圈”传播。让澳门小小城市成为国家伟大变革与发展的精致缩影。
从美食美景,到历史人文,《澳门双行线》不仅是“打卡指南”,更是“文化宝典”,让观众全方位,多维度的了解一个完整的澳门。在一餐,一景,一情中开始,走近澳门、了解澳门、爱上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