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看:沱江“变脸”,河水清了三岔湖美了房价也涨了
几乎每天,在四川的景区景点、大小餐馆,都有人在表演川剧里的绝活——变脸。表演者只需短短一秒便可改容换貌,精妙绝伦。
如今,四川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沱江流域也正在变脸。
“‘十三五’初期,沱江16个国考断面只有1个达标,到‘十三五’末只有1个不达标。2022年已经实现了全流域达标。”4月12日,在长江行(沱江流域)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
(相关资料图)
摘掉了多年的“劣V类”帽子
沱江是长江重要支流,在四川境内流经德阳、成都、资阳、眉山、内江、自贡、泸州7市,承载着四川省19.3%的人口和23.6%的GDP,水资源开发强度位居全省各流域之首,曾经一度成为四川省乃至长江上游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2004年2月至4月期间,四川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将工业废水排入沱江干流水域,造成特大水污染事故。“内江是将沱江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唯一一个城市,2004年沱江水污染成为内江心头之痛,全靠周边城市用消防车给我们送水吃。”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谢媛丽对记者说。
4月15日,站在仁寿县球溪河岸边,副县长伍秋军也告诉记者,仁寿境内没有大江大河,用水多,来水少。“球溪河长期处于容量小、负荷重的状态,2018年以前,水质长期为劣V类,严重影响沿线群众生产生活”。
球溪河是沱江在眉山的主要支流,全长135公里,流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1%,辖27个镇(街道),涉及人口约120万人。
4月15日,四川省仁寿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水质。摄影/章轲
伍秋军介绍,2018年以来,仁寿县投入约24亿元,在球溪河流域建设了95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5.84万余吨/天,建成配套主管及支管网约600公里。截至目前,球溪河流域城市、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76%。
2018年,球溪河成功摘掉戴了4年的“劣V类”帽子。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球溪河水质接近地表水Ⅳ类;2020年,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2022年总磷浓度为0.18毫克/升,相比2017年下降了60%。
“前些年,三岔湖内网箱密集,水质一度达到劣Ⅴ类,湖水时常散发着臭味。”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景区,成都市东部新区水务监管事务中心三岔分中心工作人员曾成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劣Ⅴ类水体连灌溉都无法使用,被百姓称作“黑臭水”。曾成伟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全面禁止三岔湖网箱养殖,截污、生态修复等措施实施后,三岔湖水质逐年改善,“周边的房价也涨到一万四五。”他说。
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了解到,目前,总投资2.2亿元的三岔湖环湖马拉松赛道、总投资2亿元的三岔湖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均已对外招商。
既吃“国药”也用“川方”
芮永峰介绍,四川省在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方面,既吃“国药”也用“川方”。
第一个“川方”是建立健全了以河长制为核心的领导体系。1万余名党政领导担任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各地各级河长先后巡河巡湖20余万次,查找整改河湖问题40余万个,做到各类水域河湖长无缝衔接、全域覆盖、网格化管理。
另一个“川方”是建立健全了以水质达标为导向的目标体系。按照“一年冲刺、两年攻坚、三年达标”的总体要求,编制实施了《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四川省沱江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分年度、分单元明确了考核目标和奋斗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河长。
“我们对污染严重的10条小流域实施挂牌整治,实施断面消劣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芮永峰介绍,截至目前,球溪河口、九曲河大桥等5个断面、德阳丁家堰、内江小青龙河等27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川在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生态治理收效明显。
小阳化河属沱江水系阳化河干流重要支流之一。图为河岸建设的生态湿地塘,以减少面源污染入河风险。摄影/章轲
四川省乐至县中天镇红旗社区有一块生态沟渠湿地,这块湿地就在小阳化河的河岸上,远远望去,像是一块鲜花盛开的景观地。
但这块湿地却是大有用处,主要收集红旗社区叶家桥周边约150亩的农田退水、部分散排生活污水和养殖鱼塘尾水。
“通过对前端生态沟渠进行水系联通,汇集区域排水,采用生态沟渠-生态滞留池-潜表流湿地组合工艺,可实现面源污染退水中化学需氧量30%-40%、氨氮10%-20%、总磷40%-50%的削减。”16日下午,四川瑞康兆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季艳艳对记者们说。
季艳艳表示,生态沟渠湿地建设基本以农田边的滩涂地及废弃用地为主,后端小微湿地集中处理的方式,利用原有田间沟渠水利设施,后端的小微垄型湿地净化单元占地面积小,削减效率高,湿地建设后在垄上区域仍可进行农田耕种。这种技术措施对于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除上述“川方”外,四川在沱江治理中还出台了首部流域性法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了《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倒逼沿江各市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提档升级。采取PPP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内江、德阳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1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
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泸州市有一个叫“馆驿嘴”的市民广场,站在广场的尽头,左手边是缓缓流淌的沱江,右手边是奔流滚滚的长江。这里是长江、沱江汇合的地理标志性观景点。
4月19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在这里看到,吊车正在岸边加固堤防,广场的一些区域也正在美化改造。“随着沱江水质越来越好,来这里打卡的游客日渐增多,早上晨练、晚上跳舞的人也很多。”当地一位陪同记者参观的人士说。
此时的沱江水虽然有些混浊,与碧绿的长江水仍有差别,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黑臭。两江交汇处的界限也不十分明显。
“经过多年治理,沱江流域水质已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入长江口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居四川省主要河流之首。”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说。
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虽然沱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尚有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部分小流域水质改善成效脆弱,全年少数月份水质达标不稳定;环保基础设施仍有短板。部分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存在病害问题,雨污分流不彻底,汛期水质大幅下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浓度低,污水收集处理缺口较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需加强。水产养殖、农田退水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阶段性排入小流域,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随着沱江水质越来越好,来这里晨练、跳舞、打卡的人日渐增多。摄影/章轲
这位负责人表示,四川省将以釜溪河等小流域为重点,按照“一个断面一个方案”原则,实施水质稳定达标攻坚,指导地方因河施策、系统治理,实现流域全面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小濛溪河、九曲河、阳化河等流域补齐水污染治理短板,出台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和生态流量保障,切实巩固水质改善成效。
此外,四川省还将试点开展水生态考核。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在沱江宏缘、拱城铺渡口、大磨子等点位试点开展水生态考核,加快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转变。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四川省治水的“主战场”已经转向了小流域。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县级城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四川省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以小流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