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贵州银行发布《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对公绿色信贷占比超过1/5

3月31日,贵州银行发布《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下称《报告》),全面呈现了该行去年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作为国内第六家“赤道银行”,贵州银行在2022年度再次交出了一份稳健良好的成绩单。


(资料图片)

这是贵州银行2020年采纳“赤道原则”后发布的第2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所谓“赤道银行”,是指在项目融资中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赤道原则”是一套金融机构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百家金融机构采纳“赤道原则”,适用的项目融资占全球总交易的80%以上。作为国内第六家、贵州省第一家赤道银行,贵州银行在2020年11月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至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自采纳“赤道原则”以来,贵州银行已对多个重点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涉及融资项目34个,金额超过82亿元。其中在2022年,有14个项目适用赤道原则,金额达50.08亿元,项目总投资140.26亿元,涉及14个客户、4类国标行业。其中,有5笔已达到融资生效阶段,适用赤道原则B类项目1笔,项目总投资金额6.19亿元,贷款投向行业为无机盐制造;C类4笔,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公共设施管理业。

贵州银行在2021年就提到,该行将持续加强赤道银行建设工作,通过修订信贷管理制度、改造信贷管理系统,持续将环境风险管理嵌入到授信业务全流程。

数据显示,2022年,贵州银行充分发挥金融要素配置功能,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截至去年末绿色信贷余额提升至466.30亿元,较年初增长116.5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34%。在对公贷款中,贵州银行绿色贷款占比已经达到21.52%,较上年提升2.79个百分点。

贵州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一直结合当地发展特色走在前面。去年,贵州银行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探索创新林权抵押贷款、土地复垦绿色贷款、绿色停车场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以新型工业化为例,在配合六盘水政府对贵州某重点煤矿的避险搬迁过程中,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绿色信贷优势,2022年3月投放1.18亿绿色贷款用于综合治理,成功实现贵州银行首笔用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绿色贷款投放。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贵州银行也从多个产业角度支持当地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比如,2022年,该行安顺分行对3万亩“蜂糖李”种植合作社发放1亿元信贷资金,助力镇宁自治县推进“蜂糖李”产业标准化运营,解决了种植端流动资金燃眉之急,成功协助合作社将1.2万亩丰产果园、1.8万亩新产果园承包给50家合作社,打造“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使产值增长,村民增收。

此外,该行黔南分行依托决策链条短、服务响应快等优势,去年向某茶业集团提供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帮助该集团建设“茶产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在该行支持下,成功改造茶园基地30000亩,促进茶农增收致富,直接带动500余万户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去年该行还为兴仁市水务一体化建设(一期)PPP项目发放贷款2亿元,将饮水安全、污水治理、高标准农田灌溉等城乡用水需求融为⼀体,进而全面解决兴仁市中信城区以及乡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另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末,该行旅游产业化贷款余额已达174.57亿元,当年累计投放34.33亿元,重点支持旅游市场主体经营周转、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

除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也是近年来各机构绿色金融的重点发力方向。2022年3月,贵州银行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达80亿元,累计发行量130亿元,成为贵州省发行绿色金融债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从关键绩效来看,去年该行绿色信贷金额变动折合减排标准煤24.52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533.68万吨,折合减排化学需氧量(COD)9672.99吨。同期,该行经营活动的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消耗均有大幅缩减。

按照贵州银行“赤道银行”“绿色银行”“碳中和银行”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该行在十四五期间将新增碳减排、碳汇绿色融资200亿元,力争在2028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接下来的阶段目标,最新的《报告》提出,到2025年,贵州银行“绿色银行”“赤道银行”品牌形象成熟,绿色信贷占比达25%,打造成为制度健全、系统先进、产品丰富、风险可控、研判卓越的绿色金融领先品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