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文:实地探访云南自然保护地: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准“平衡点”
3月中旬,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一派生机盎然。
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美誉,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准“平衡点”,把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云南一直在探索。其中,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是关键领域。
3月15日至19日,第一财经记者参加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组织的联合采访,深入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地,与一线保护人员和村民交流,了解实情。
“社区共管”等管护模式
“云南省自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0%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刚抵达腾冲市,云南省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杨劼就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记者们到访的第一站。该保护区1986年建立,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林家铺曾经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是从腾冲翻越高黎贡山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林家铺至高黎贡山山脊的南斋公房(海拔3250米)分布有7个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极为富集。据监测,林家铺周围5平方公里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长蕊木莲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羚牛、菲氏叶猴、黑熊、小熊猫、金雕等,以及三七、贝母、石斛等珍贵药材。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大部分都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保护知识与经济条件有限,当地很多居民开始是不理解甚至反对建立保护区的。”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副局长黄湘元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早些年,当地社区对保护区的压力非常大,砍伐、盗猎等行为普遍,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很紧张。
保护区实施了“社区共管”“生态移民”“近地保护”等管护模式,效果明显。
保护区周边有5个乡镇12万人左右,随着高黎贡山的名声越来越大,游客也多了起来,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多个农家乐正常年景的营业收入不低于20万元。保护区130名护林员和50名专业服务队员也是从当地招募的。
3月16日,云南腾冲北海湿地景区,游客们在拍照。摄影/章轲
监测数据显示,对比2010年和2018年《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报告》,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从431.42亿元增长到498.32亿元,位列云南省首位。
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守护着233种野生植物、283种野生动物,特别是金雕、黑鹳、黑颈长尾雉、穿山甲、河燕鸥、青头潜鸭等6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3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1种CITES附录Ⅱ的保护物种。
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杨金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管护局以打造“生态美、环境优、功能全的精品型湿地”为目标定位,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了保护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周边关系更加和谐、共管局面有效形成四个目标。
监测数据显示,北海湿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莼菜分布区域从原来的3亩扩大到860亩,鱼类从原来的6种增加到13种,水鸟数量从2016年调查的11种343只增加到2021年的56种2650只,其中2021年至2022年连续两年监测到赤嘴潜鸭、赤颈鸭以及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杨金凯介绍,北海湿地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2021年当地社区居民人均收入15190元,是2015年人均收入的1.6倍,2010年的5.6倍。
研发有地方特色的森林产品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绕不开“环境保护”与“生活发展”如何兼顾的问题。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张永生称,保护区以鸟为媒,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该保护区所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记录鸟类716种,享有“活着的鸟类博物馆”的盛誉,盈江县则被誉为“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张永生介绍,保护区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采取“政府+协会+合作社”的模式,建设观鸟特色村寨、规范鸟类监测点、规定生态休养期、开展鸟类跨国联合保护,在当地形成了“观鸟旅游”的大环境。
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由于地处偏远地区,晴通雨阻,货物运输只能靠人背马驮,经济基础薄弱,一度以靠山吃山、刀耕火种的粗放方式开荒生产生活,使得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发展观鸟游后,当地农村民变身当“鸟导”,村民小组设立40多个鸟类监测点,每年接待观鸟游客2万多人次。在观鸟旺季,每家客栈每天可带来500元至1000元收益。“石梯生态经验”也因此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典型案例。
第一财经记者在芒市轩岗乡水井村走访时了解到,巡护员们已“轻松”掌握了菲氏叶猴的活动规律。“猴子们正在穿越河谷,马上就要到昨天那块栖息地了。”18日下午,记者们刚到水井村,芒市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股副股长周成伟的对讲机里就传来了巡护人员的声音。
“大家小声一点,跟我走。”周成伟对大家说。果然,沿着山坡走了不到5分钟,记者们就看到远处的密林中,一群菲氏叶猴在采摘树叶,不停地在树枝间跳跃。
3月17日,参观者在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观察犀鸟等野生动物。摄影/章轲
3月17日,云南大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消防人员正在巡护。摄影/章轲
德宏州分布的菲氏叶猴曾被视为菲氏叶猴滇西亚种。2020年通过基因测序结果认定滇西亚种独立为一个种,并更名为中缅灰叶猴。周成伟说,德宏芒市是中缅灰叶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栖息地天然林中乔木层物种组成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环境条件较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为灰叶猴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及优质的生存环境。
中科院昆明动植物研究所2018年开展的科学考察报告显示,该区域中缅灰叶猴共计5群320只左右,是目前国内在单一地区发现的最大灰叶猴种群。
自然保护地为大量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庇护场所,而专业的科研所也在保护珍贵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的同时,为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林业产业发展和城市美化绿化提供了帮助。
“我们提供了优质珍贵树种苗木30余万株,推广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服务全州项目造林、植物园校园模式建设和城乡建设。”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余贵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说,该研究所每年新增收集保存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2~3种,回归种植1~2种。收集保存5种以上有德宏州特色、有市场开发前景的森林蔬菜。
2021年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自然保护地已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和国家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的重要节点。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参加上述联合采访活动的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社会活动处处长王庆胜介绍,通过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