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看:邮储银行回应投资者:今年净息差积极因素在增多,中收仍有空间潜力
随着银行业2022年年报即将披露,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各家银行业绩的关注热度逐渐升温。近日,在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联合北京证监局共同主办的“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蓝筹”系列活动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回应了市场关切。
回应成长性
在6家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成立的时间最短,投资者尤为关注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对此,杜春野认为,良好的成长性体现在发展潜力上。具体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得以体现:
【资料图】
首先,2019年到2021年三年,该行的资产复合增长率为11%,增速高于可比同业;其次,存贷比从H股上市时的不到40%(39.38%)大幅提升至去年三季度末的58.31%,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78.65%)20个百分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第三,虽然行业整体息差呈现收窄态势,但邮储银行的息差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此外,中间业务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行的中收占比较低,但这也是空间和潜力所在。为此,邮储银行提出“中收跨越”战略,自上市以来,该行中间业务收入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增长。
在资本市场,良好的成长性最终体现在股东回报上,而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体现股东回报的重要指标之一。“董事会、管理层高度重视ROE水平,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持续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杜春野表示,此外,该行持续为股东提供可观的现金分红,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的水平,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940亿元。
邮储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加大了向“财富管理银行”转型。“目前中国有超过4000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A股上市银行达到42家,可以说,中国不缺银行,市场呼唤的是有特色的银行。我们的目标是将邮储银行打造成一家特色鲜明的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这个目标是有着现实的支撑的。”杜春野表示。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结余1.77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524亿元;个人小额贷款结余1.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05亿元。小企业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速超过23%。近4万个网点中,约70%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6.5亿个人客户中,4亿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该行坚持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线上贷款。到2022年末,小额贷款线上放款笔数占比超95%。
净息差积极因素在增多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体现的是银行盈利能力。随着银行业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力度,近年来几大国有大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目前已经到了2%的水平左右。而放眼全球,日本、欧洲等地的银行业平均息差已经在1%以下,息差收窄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息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业务模式构成了挑战,如何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主动做好息差管理,也成为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关切。
去年央行多次下调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尤其是5年LPR累计下调了35BP,2022年前三季度,六大行中,除了中国银行,其他五大行经息差均有所收窄,不过从绝对数值来看,邮储银行目前仍以2.23%的净息差领先于行业。
“今年,积极的因素在增多,会继续通过结构调整做好主动管理,有信心继续保持息差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张祖华对此表示。
在资产端,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利率企稳回升,邮储银行的非信贷投资收益率走出低谷,同时,零售贷款作为传统强项,今年需求也将有所恢复,零售贷款占比将有所回升,从而提高普惠客户的信贷可获得性。在持续加大对零售客户让利和稳定整体资产收益率的有效平衡中,真正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此外,2023开年以来,对公贷款的也有超预期的表现,“这都给了我们信心。”张祖华说。
在负债端,近几年来邮储银行围绕降成本的各项措施持续在见效。今年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去年快速增加的居民防御性储蓄会有所缓解,叠加近年财富管理的深入转型,有利于缓解息差压力。此外,邮储银行也将继续做好两三年期高利率存款的转化,更多通过理财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节约表内的付息成本,不断优化利率授权管理,推动差异化、精细化定价。
张祖华称,对于上述举措,邮储银行已经形成量化的目标并做了细化分解,预计今年会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