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卸任、增聘,基金经理频现变动有何乾坤?
“金三银四”即将来临,公募基金行业也暗潮涌动,多位基金经理在近日宣布离职。此外,记者也注意到,还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有卸任、或增聘人员共同管理产品的举动,这也导致他们的离职传言愈演愈烈,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
“离职潮”渐起
【资料图】
2月18日,融通基金旗下基金经理林清源因个人原因离任。公开信息显示,林清源于2011年加入融通基金,历任融通基金互联网传媒行业、家电行业、计算机行业分析师,研究部TMT组长。在离职前,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是融通转型三动力和融通蓝筹成长,合计规模不足十亿元。
在同一天离职的还有诺安基金蔡宇滨。他同样是因个人原因离任,已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公开数据显示,蔡宇滨在离任前共管理两只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合计规模达28.74亿元。
据公告信息,此前由蔡宇滨管理的诺安低碳经济、诺安策略精选,分别由韩冬燕、李迪接管。其中,前者拥有19年证券从业经验,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30亿元;而后者是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2020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有传言指出,上述两位基金经理的“下一站”都将是华南的公募基金公司,其中林清源被传即将加入平安基金,而蔡宇滨则或将进入招商基金。对此,记者向涉及的公司方求证,其内部人士均未证实这一消息。
在业内看来,基金经理流动是公募基金的正常现象。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2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29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1位基金经理离任,而去年同期则有42位基金经理离任。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士表示,基金经理作为公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行业以内部培养加吸纳并蓄等方式进行人才梯队的培养。“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融合进团队,团队也会更加稳定。”他称。
据记者了解,在“吸纳人才”方面,不同规模的基金公司也有不同的选择角度。例如大型基金公司会偏向选择“业绩好、能带来规模效应的优秀基金经理”;而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则偏爱从券商、信托等行业挖掘行业研究员。
“主要是成本问题,明星基金经理我们挖不起,但挖券商研究员代价小,也更容易适应公司文化。”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券商研究员与基金研究员的工作有相似之处,同样具有行业知识贮备。
“减负”是为离职做铺垫吗?
除了离职潮的兴起,近期还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有卸任产品、或增聘人员共同管理的举动,这也让投资者心生疑虑。“这举动是不是为基金经理离职做铺垫?”一位个人投资者对第一财经表示。而在有关基金投资的社交平台上,记者也注意到有不少相似评论。
例如,2月18日,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增聘新基金经理刘慧影和邓心怡。数据显示,这两只产品是蔡嵩松目前管理的两只规模最大的基金,2022年底的基金规模分别为248.59亿元、31.46亿元。
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冯明远、鹏华基金知名基金经理王宗合则有陆续卸任产品的公告出现。其中,冯明远甚至因持续“放权”而被多次传出离职消息。不过其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否认了其离职的可能性。
“确实有产品增聘、卸任的情况出现后,基金经理在不久后离职的情况。这一举动也希望能平稳过渡交接。”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从行业角度来看,基金经理增聘是很常见的,为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增聘搭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现任的压力。
一直以来,公募行业都有“以老带新”的情况,即新人基金经理与资深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待新人成熟后再独自管理基金产品。“有些基金经理只是卸任了部分产品,例如合管产品,那有可能是按照‘以老带新’培养的结果。这与离职无关,他还有产品在手。”该公募人士表示。
对此,华北某公募内部人士则表示,增聘、卸任更多出于基金运作和业绩考量的角度。从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增聘或许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增聘的基金经理和现任基金经理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他称。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对于较大规模的产品,投资范围如果还局限在某一行业,对业绩会有较大的影响。他说,“比如原基金经理看好科技股的前景,但自己不擅长,也可能会增聘一位擅长这一领域的基金经理进行补充”。
那么,增聘新人会影响原基金产品的运作或改变投资风格吗?“不会有太大影响,我的投资占比非常小。不过,这也是给新人锻炼的机会。”华东某位有过增聘经历的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大方向仍是由原基金经理占据主导,自我发挥的空间相对于产品而言影响不大,但自己有投研方面的想法会及时进行沟通。
一位选择“卸任”部分产品的基金经理直言,自己并不想管理那么多产品。“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管理3~4只产品就得了,再多我也管不过来。”据记者观察,有部分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确实存在“同质化”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一位基金行业分析师受访指出,在过去,业内流行一句话,即“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明星效应”引来了众多资金,而且明星基金经理可以更好地推广给客户,这种方式深得渠道喜爱,因此“造星”现象频发。
不过,随着业绩的变脸、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基金公司也在弱化明星基金经理这一个人形象,转而打造投研平台、投研团队这样的整体品牌。在他看来,基金“饭圈化”“明星化”并不是好现象,若业绩下跌,不仅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也会伤害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