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微智能75折股权激励引关注,深交所发函追问是否存利益输送
自主定价、拟75折授予股权激励,上市不足半年的智微智能(001339.SZ)这项举动引起了监管注意。
1月16日上午,深交所向智微智能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采用自主定价的原因,是否存在变相利益输送。
(相关资料图)
行权价格“打7.5折”
此前,智微智能1月14日披露的《2023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下称“草案”)显示,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6.06元/股,定价方式为自主定价。
上市公司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自主定价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时有发生。但智微智能的行权价格折价幅度引起了市场的质疑。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上市公司在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时,行权价格不得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一)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二)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
根据草案,智微智能通过计算两档价格,首次授予部分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不低于股票票面金额,且不低于两档价格较高者。两档价格分别对应为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21.41元/股的75%,即16.06元/股;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21.28元/股的75%,即15.97元/股。
对于行权价格“打折”,智微智能解释称,“本次定价还综合考虑了二级市场行情波动、激励计划的有效性和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等因素,遵循了激励与约束对等原则,并设置了较大挑战业绩目标的情况下,采用自主定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激励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16.06元的行权价格低于公司IPO发行价格(16.86元)。
7.5折行权价格引起监管关注。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充分说明本次采用自主定价的原因及具体方式、本激励计划的可行性、相关定价依据和定价方法的合理性,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是否存在向相关人员变相输送利益、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月16日,数字经济概念全线走强,智微智能股价收报涨停,报23.53元,本次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较现价折价68%。
业绩目标挑战大,7.5折行权都不易
一位股权激励行业资深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行权价格是股权激励计划中确定的激励对象在未来行权时购买股票的价格,行权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是股权激励制度的关键所在。
智微智能的激励草案显示,本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922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2.47亿股的3.73%。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561.91万份,行权价格为16.06元/份;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220.20万股,授予价格为10.71元/股。
智微智能本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209人,包括公司(含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具体到智微智能提及的“较大挑战业绩目标”,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对应的考核年度为2023年~2025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
其中,首次授予的股票第一个行权期需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一是以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二是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就智微智能目前的经营业绩状况来说,这份业绩目标确实颇具挑战,公司上市后首份定期报告就出现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形。
2022年三季报显示,智微智能实现主营收入21.07亿元,同比上升12.35%;归母净利润9959.36万元,同比下降33.58%,扣非净利润9571.66万元。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智微智能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下降10.14%;实现归母净利润2484.98万元,同比下降68.13%;实现扣非净利润2304.2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0.43%。
公司资料显示,智微智能2022年8月登陆A股,公司是国内的“云网边端”全场景产品及方案服务商,主要为客户提供智能场景下“云网边端”一体化软硬件产品及方案。
智微智能称,公司的产品与方案已应用于智慧教育、 智慧办公、新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商显、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边缘计算、网络安全和大数据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