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道:新年做多情绪升温:北向资金涌入超127亿,中概股大反弹

新年伊始,随着中国多地发布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国际资金做多中国的情绪逐渐升温。1月5日,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127.53亿元。

当日,一众外资重仓股都获得大幅净买入,五粮液、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净买入15.32亿元、14.02亿元、7.73亿元。早在12月,第一财经就报道,“超配中国”开始成为国际机构更强的共识。渣打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记者表示,2023年的资金流入将较去年大幅改善。中国处于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国可能会衰退,热钱自然会流入亚洲,中国在几个亚洲经济体中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股票的估值也已经接近十年低位。

还有一些国际投资者则将眼光瞄准在港股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北京时间1月5日收盘,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8.57%,报7551.32点,为去年8月31日以来首次重新站上7500点,该指数在新年首个交易日收涨3.8%,2023年头两个交易日累涨12.65%,创下史上最佳开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向资金开年大幅涌入

1月5日,北向资金上午涌入超100亿元,全天流入量逼近130亿元,1月累计流入总量近140亿元。

近期,更有多只股票被“买爆”,这些股票一直是近年来外资青睐的标的。根据规则,全部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A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外资持股比例一旦超过28%,将会被暂停买入。例如,深交所数据显示,1月3日,境外投资者对华测检测的持股比例达28.11%,触及深股通的“限购线”;2022年12月30日,外资对洽洽食品的持股比例达28.01%。截至1月3日,美的集团外资持股比例达27.87%,东方雨虹外资持股比例从2022年12月30日的27.73%升至27.86%,宏发股份、珀莱雅、广联达、国瓷材料的外资持股比例均超25%。

就全球环境来看,王昕杰表示,随着美元走弱、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热钱自然会流入到亚洲。中国的吸引力较强,过去一段时间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加之政策推动,预期扭转的趋势相对比较明确。“外资流入量相比于A股本身的交易量规模较小,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外资已成为投资人信心的参考指标。如果北向资金有比较大幅的流入,在岸投资人的情绪很容易被牵动,并成为推动交易的催化剂。”

同时,各界认为中国的货币、财政政策仍有放松空间,或会推动估值扩张。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贷款利率在2022年显著下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四季度例会表明,要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此前的说法是“稳定增长”。“这种基调的变化表明,2023年的总融资增长有向上的倾向。”

“政策不仅将支持‘保交楼’,还将通过融资措施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因此,笼罩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阴云将在很大程度上消散,重点将转移到需求端。”周浩认为,2023年政策利率下调空间更大,但下调幅度可能相对较小,预计2023年LPR将下调20个基点(BP),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下调10BP。

盈利预期也尤为关键。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展望A股市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在2023年二、三季度触底回升,而目前PPI正处于快速下行阶段,2023年二季度有望企稳,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较去年将有很大改善。

目前,该机构重点看好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新冠“乙类乙管”实施方案的消费复苏、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的高景气成长板块以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修复机会。

从海外国家表现来看,管控放开后,社零数据的提升比较明显,多数国家的消费水平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对于居民资金充裕的国家,可选消费品类零售额明显提升,比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的服装、娱乐用品业等;而居民资金不太充裕的国家,汽车产业链的消费则明显提升,比如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的汽车零部件、燃料等。

“我国防控优化政策实施后,需要经历一定的阵痛期,但预计很快将实现恢复。消费恢复后,必选消费的修复速度将快于可选消费,商品消费则快于服务消费,但可选消费和服务消费行业后期弹性最大。全年消费增速有望提升,看好受益于疫后复苏的食品饮料、汽车、医疗服务、消费等领域。”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

此外,近期各界对于地产行业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在多数机构看来,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地产“保交楼”政策发力,竣工有望显著回升,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修复。比如,近两年家电板块受疫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估值大幅下行至历史底部区域,不乏机构预计2023年家电行业盈利有望开始改善,其中白电、厨电以及小家电均有望受益;另外,建材行业中有不少具备较强品牌力、市占率提升空间的公司,如涂料、防水、管材、橱柜门窗等细分领域,均有望受益于2023年基建投资加大及地产竣工回升。

外资抢筹中概股

值得一提的是,1月是美联储加息的真空期,加之美股目前面临盈利衰退的窘境,尤其是美国科技成长股遭遇重挫,使得青睐成长标的的部分海外基金开始抢筹中概股,这一行动从去年12月明显加速。

北京时间1月5日收盘,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KWEB)收涨8.57%,2023年头两个交易日累涨12.65%,创下史上最佳开局。”纳斯达克指数本身势头很弱,最近美股的主力多仓是中概股,KWEB是主要的标的。”某资深美股交易员对记者提及。

2022年12月中旬,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表示,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的认定。这意味着,2024年中概股面临的摘牌风险已经暂时解除。根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PCAOB所要求的报告,美国证监会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策略师王滢表示,中概股的合规时间线将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关键在于合规水平,首次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应该会通过检查和执行程序来解决。

据记者了解,不少国际机构目前开始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持超配的观点,甚至有美资基金一早配置超跌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拼多多、阿里巴巴、美团等都在列。常态化监管、平台公司降本成效凸显等有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国际投行Jefferies股票分析师Thomas Chong 表示,就离岸市场的中国股票而言,电商、短视频、物流、娱乐、AI解决方案和应用、金融科技等方面都有值得推荐的主题。

具体来看,领先的电商和本地服务公司京东、阿里巴巴、美团处于有利位置,可能会最先受益于经济重启的提振;此外,物流企业中通、圆通、满帮将受益于较强的执行力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拥有良好的执行力的快手将受益于短视频发展趋势;就垂直行业而言,包括在线旅行领域的携程和同程、在线招聘企业BOSS直聘、在线汽车门户汽车之家和在线房产平台贝壳找房等,都可能受益于经济重启。

关键词: 北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