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疫情冲击11月多个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基建投资成亮点

11月份受疫情多发、多地管控措施升级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复苏受到扰动,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进一步放缓。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降幅扩大5.4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回升。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表示,11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优化,经济社会生活将回归正轨。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疫情三年,渐进重启将成为明年中国经济的主题。参考海外经验,经济活动向常态回归将显著提振消费动能,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出现报反弹。宏观政策总体也将延续积极姿态,助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工业生产回落

受疫情反弹,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较10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1-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1-10月份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3.3%,回落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回落0.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表示,11月份受疫情短期冲击加大影响,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从累计看,保持总体平稳。同时,工业结构升级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民生产品供应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分行业来看,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彰显了工业经济韧性。数据显示,11月份新能源产品生产保持高速,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0.5%,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9.0%、68.6%、50.7%;新材料产品生产高位加快,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0.3%、103.4%、77.4%。

汤魏巍表示,11月份疫情波及面广,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但工业平稳增长格局没有改变。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措施显效,工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下阶段,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市场明显承压

11月份本土疫情波及全国多数省份,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非必需类商品销售和聚集型消费受到明显冲击。

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其中,商品零售下降5.6%。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大的出行类商品销售下降,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大。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4.2%和1.6%。同时,餐饮等接触式消费受到较大冲击,11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8.4%。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11月份消费市场明显承压,市场销售降幅有所扩大。但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部分升级类消费好于整体,超市和便利店等零售业态平稳增长。

据国家邮政局测算,11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2%;受“双11”网购促销带动,11月1日-11日快递包裹处理量超42亿件,日均处理量超3.8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同时,网络消费、线上服务等带动信息服务类消费较快增长。

1-11月份,在实体店铺零售中,生活必需品供应更为集中的便利店、食杂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3.5%,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2.2和1.4个百分点;自助式消费较多的超市、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分别增长3.1%和10.3%,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1.0和8.2个百分点。

付加奇强调,11月份市场销售承压主要是受疫情短期冲击影响,消费市场提质增效态势没有改变。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居民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市场销售有望稳步恢复。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基建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回升

投资方面,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11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有效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加大民营经济支持力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回升。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4.1%,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1.6%,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7.4%,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铁路运输业投资由1-10月同比下降转为增长2.1%。

罗毅飞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薄弱领域补短板,有力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回升。

国家发改委此前召开全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督促指导地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签约投放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要求11月30日之前基金项目全部开工。业内分析,在专项债不断扩容、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续加量的支持下,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迎来一批新项目开工小高峰。

数据显示,1-11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从投资先行指标看,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3%,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5%,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业投资方面,1-11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9.3%,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认为,有三方面因素导致制造业投资劲头减弱。一是受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下降影响,出口依赖型企业投资动能有所下降;二是受疫情持续扰动居民消费影响,部分消费品制造业扩张动能明显回落。三是地产需求对制造业投资的拖累作用持续显现。

罗毅飞表示,下阶段,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