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港股基金强劲反弹,部分ETF出现“高抛低吸”
11月以来,前期“跌跌不休”的港股市场开启强势反弹。数据显示,自11月1日至12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33.95%,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48.56%。受益于此,含“港”量高的基金产品净值反弹明显,大幅填补了年内亏损。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在港股ETF方面,10月基金份额明显增长的ETF产品,在11月的上涨行情中却遭遇抛售,资金“高抛低吸”迹象显现。数据显示,53只纯港股股票ETF产品的基金份额在10月增加了303亿份,11月以来合计减少81亿份。
含“港”量高的基金反弹居前
(资料图片)
11月以来,港股市场开启大幅反弹行情。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2月14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3.95%、48.56%。受益于此,投资于港股相关领域的基金产品的净值快速修复上行,区间涨幅居前。
在涨幅前25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几乎被重仓港股的基金“霸屏”。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名字中带“港”的基金产品有21只,占比超过八成;且前八名均包揽其中。
具体而言,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003413.OF)11月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55.92%,区间涨幅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A/C、中融沪港深大消费A/C、前海开源沪港深汇鑫A/C,区间涨幅均超45%。
据基金三季报数据,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广汽集团、中信证券、绿城中国、阿里健康、微盟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思摩尔国际、广发证券,持仓比例合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7.21%。
截至12月14日,上述个股自11月以来均实现上涨,8只涨幅超过30%。其中,阿里健康、微盟集团涨幅翻倍,区间上涨144.88%、111.27%;而涨幅较少的中信建投证券、广汽集团也分别有22.32%、14.85%的涨幅。
在指数基金方面,在已有数据的纯港股股票指数基金产品中(仅计算初始基金且不包括联接基金产品,下同),截至12月13日,77只产品自11月以来的涨幅超过10%、其中涨幅超过30%的产品有43只之多。
在涨幅前十的产品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涨幅居前三,区间回报分别为53.07%、52.62%、48.25%;而后七名均被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产品霸屏,区间涨幅均超44%。
不过,虽然净值大幅“回血”,但大部分港股基金仍未收复年内失地。例如,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A/C、中融沪港深大消费A/C等产品今年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跌超10%。
港股ETF“高抛低吸”
记者注意到,港股11月以来涨势如虹,场内部分资金开始获利离场。从ETF产品的份额变动数据可以看到,与10月呈现的“吸金”情况不同,多只产品的基金份额“越涨越卖”,“高抛低吸”情况明显。
“ETF最大的优势是简单和透明。”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ETF资金动向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ETF产品的参与者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逆向操作。
据第一财经统计,截至12月14日,在纯港股股票指数基金产品中,53只港股ETF产品份额在10月合计增加了303亿份;而上述产品的基金份额自11月以来合计减少了81亿份。其中,份额减少超过1亿份的有11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具体而言,11月以来份额数量减少最多的港股ETF是华夏恒生ETF。数据显示,该产品曾在10月份额增加了27.24亿份,而11月以来份额却减少30亿份。截至12月14日,华夏恒生ETF的基金份额为145.68亿份。
此外,份额减少超过1亿份的产品均有类似情况。例如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在10月分别增加了53.16亿份、36.82亿份后,11月以来也分别减少了25.62亿份、19.34亿份。
与上述基金不同的是,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的份额持续增加,二者11月以来份额分别增加了13.85亿份、5.52亿份;四季度以来份额分别增超31亿份、11亿份。
与此同时,从资金面可以看到,南向资金一直在抢筹港股。在港股前10个月的持续下行中,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渠道不断增加对港股的投资;而11月港股开启大幅上涨行情,南向资金也获得了这段反弹行情的大幅收益。
数据显示,南向资金今年以来持续流入港股,累计净流入资金超过329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沪市港股通为1161亿元,深市沪港通为2129亿元。单月来看,南向资金在10月净流入规模达676亿元,创下单月净流入纪录。
港股后市如何
对于近期持续回升的港股市场,招商基金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房地产支持政策持续释放,稳经济预期上升,叠加防控措施逐渐优化,国内线下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均提振市场对基本面乐观的预期。
西部利得基金也对记者表示,防疫政策重大持续优化消除了疫情对需求和供应链的长期压制,有利于市场步入疫后新常态。
“在内地防疫政策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业绩复苏动能强劲。”在广发中概互联ETF基金经理夏浩洋看来,驱动股价表现的核心动力即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站在长期的角度上,当前相关板块仍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近期海外紧缩预期缓和及国内稳增长预期改善,港股流动性环境好转,但仍要继续跟踪海外通胀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紧缩节奏变化”。博时基金表示,中期视角下,随着海外衰退渐近,黄金板块迎来布局时点。
事实上,自2021年2月中旬以来至2022年10月底,港股持续下跌时长已有20余月。在此背景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港股的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价值洼地凸显,已具有中长期配置机会,但行情仍有波折。
例如,平安证券认为,港股市场虽然还是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整体环境会有所改善,港股市场估值修复可期。其在研报中指出,基于港股目前的低估值状态,加上美联储的加息放缓趋势,以及内地疫情管控措施优化带来的经济复苏下的盈利改善,都将给港股市场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不过,鉴于11月以来港股涨幅较大,恒生指数PE接近历史中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也已经达到93.5%的历史分位点。“南下资金也出现明显的落袋为安的倾向,短期内不宜过度乐观,可适当止盈,等待后续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的催化。”西部利得基金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