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级市GDP30强:江浙占一半,6城超万亿
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外,一些普通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也十分强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2021年普通地级市GDP30强,其中有26个城市GDP总量超过了5000亿元,更有6个城市超过了万亿元,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从省份来看,30强中江苏有10个城市之多,占三分之一。
6城GDP超万亿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2021年GDP前十的普通地级市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常州、烟台、唐山、徐州。其中第十名的徐州GDP为8117亿元,这也是说地级市十强城市GDP门槛首次超过8千亿元。
在十强城市中,共有6个城市GDP超过了万亿大关,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和东莞,这六个城市均来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是民营经济或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
“领头羊”苏州2021年GDP达到了22718亿元,比地级市第二名的无锡多了8000多亿,在地级市中遥遥领先,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列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苏州也被称为“最牛地级市”。
数据显示,2021年苏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达413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10.4%。高新技术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科创实力的重要指标。去年底,苏州有效高企首次迈过一万家大关,达到11165家,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位列全国第五。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苏州背靠上海,受益上海的溢出效应特别明显,近年来,上海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助推苏州转型升级。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苏州的工业园区发展突出,工业总产值很高。同时,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对苏州的外溢和带动作用十分显著,近年来苏州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科创板上市企业多。
苏州之后,另外一个苏南城市无锡2021年GDP首次突破1.4万亿元,继续位居地级市第2,全国所有城市第14。广东的制造业大市佛山继续位居地级市第三。福建的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位居地级市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建省内各设区市中,泉州此前曾连续20多年GDP位居福建第一,2020年,泉州GDP比省会福州高139亿元。而2021年是泉州20多年来首次被福州赶超,比福州少了20亿元,退居福建第二。
作为著名侨乡,泉州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如,辖下的晋江诞生了著名的“晋江模式”,涌现了安踏、361°、特步等一系列知名运动品牌。近年来,随着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泉州原有的传统产业也面临着挑战。丁长发说,相比福州和厦门,泉州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差距较大,营商环境也有待改善。泉州的中心城区发展较弱,集聚效应不够,难以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引领作用。
2021年迈入GDP万亿大关的地级市达到6个,比上一年多了1个,新增的城市是东莞。改革开放后,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东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被称为“世界工厂”。近年来,在一线城市深圳的外溢和带动下,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达7387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家。
东莞之后,目前在地级市中位居第7至第10的常州、烟台、唐山和徐州均处于GDP8000亿元梯队;之后的温州、潍坊处于7000亿梯队;绍兴、扬州、盐城超过了6500亿元。
江苏占三分之一
从地级市GDP30强的省域分布来看,30个城市共来自10个省份,其中江苏10个,占了三分之一,浙江5个位居第二,就是说江浙地区一共就达到了15个,占了全国的一半。
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江浙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区域发展、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城市发展基础好,因此经济强市多。
丁长发也认为,江浙近千年来就一直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底蕴十分雄厚,科教文卫资源很好,高校数量很多,院士数量名列前茅。同时江浙地区的商业文化、企业家精神浓厚,市场化程度高。此外,在长三角地区,龙头城市上海的溢出和带动效应十分显著。
不仅数量多,长三角地级市经济增速也十分迅猛。考虑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因此,两年GDP平均增速更有衡量意义。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长三角的无锡、南通、常州、泰州都位居前列。
从人口增长来看,2021年江苏、浙江的人口增长速度均比较快,新增净流入人口较多。其中江苏在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的情况下,常住人口增加了28.1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了37.4万人。浙江常住人口增加了72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65.5万人。
丁长发认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长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增强,包括高铁等硬件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原先一些依靠土地、劳动力驱动的粗放型发展的地区,经济增长放缓;而拥有大量人才、工程师的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新阶段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江浙之外,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只有3个城市进入到普通地级市30强,分别是佛山、东莞和惠州。牛凤瑞说,广东的地级市较多,但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很多山区市人口也少,因此总量就比较小。
从大的区域分布来看,地级市30强中,东部沿海地区占了25个,另外5个则来自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的三个城市洛阳、襄阳和宜昌也是当前所在省域重点打造的副中心城市。
牛凤瑞说,中部这三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基础较好,受国家大的工业项目布局影响大。其中洛阳和襄阳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发展的重点,分布有不少重工业项目。比如洛阳在“一五”时期就布局了多个大项目,基础很雄厚。
西部进入到地级市30强的两个城市榆林和鄂尔多斯都是能源型城市。去年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这两个城市GDP总量在全国的名次均提升了11个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