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讯:消费者签字确认后商家就能免责?


【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刘兵)当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服务时,一些商家会让其签字确认相关约定或签订免责声明。但是,遇到纠纷后,商家就能免责吗?

天津的姚女士日前网购了一个马桶水箱。到货后,快递员催促其签字,并迅速离开。等到安装师傅来时,却发现马桶水箱后面有破损,位置较为隐蔽。

“由于被催促签字,当时并没有仔细检验。商家起初以我签了字为由,不给换货。”姚女士表示,她随后在网络投诉平台上投诉,很快得到快递方和商家的反馈,最终成功退换了产品。

近期,成都一位消费者向四川省消委会投诉称,其购买的一组衣柜因为尺寸有误,安装时高度过高、柜体与墙壁间隙大,柜门款式与效果图也完全不同。然而,商家以“消费者签字确认图纸”为由,仅同意赔偿1000元,重做则需消费者再次付款。后来,经过调解,商家同意消费者按实际尺寸重新下单并安装。

对此,四川省消委会顾问律师时莉认为,商家是家具订单的承揽方,应当具备专业性,而一般消费者并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商家应指导消费者,给予合理建议及必要提示,并对产品负责。所以,即便消费者对相关图纸和尺寸数据签字确认,也不能构成商家免责的事由。

喜欢滑雪等冬季项目的小邵告诉记者,在参加类似滑雪这样具有一定挑战性、危险性的娱乐项目时,场地经营者常常会让参与者签订一份免责声明。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明表示,很多类似免责声明、消费者签字的约定往往成为一些商家规避自身责任的手段,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如果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效。如果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存在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格式条款无效。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姚盛看来,免责声明本质上属于霸王条款,商家借此逃避应尽的义务,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商家还往往利用模糊条文掌握最终解释权。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要求消费者对这样的声明、约定签字,然后才能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并没有法律依据。

“类似滑雪场所免责条款仅能够起到一定的提醒、警告作用,让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姚盛说。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对商家的免责声明或者相关约定,要认真阅读相关条款再谨慎决定是否签字。如果发觉不合理之处,要和商家积极协商。一旦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商家以签字为由拒绝承担其相应责任,可通过和商家协商、投诉乃至法律手段等进行维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