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即时看!营收千亿难抵“高煤价”蚕食 华能国际上半年巨亏超3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受上游燃料价格影响,火电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7月26日晚,华能国际(600011.SH)发布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69亿元,同比增长22.68%;归母净利润亏损30.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67.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华能国际解释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2.68%,主要由于境内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同比上升,而同期归母净利大幅减少,主要由于燃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影响公司燃料成本增加。
“整体来看火电企业还是大面积亏损,但接下来随着电价上浮市场化交易的稳步推进,煤炭价格进一步走低,预计下半年火电企业发展趋势向好。”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高煤价”成亏损元凶
公开资料显示,华能国际及其附属公司主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2199兆瓦,境内电厂上半年上网电量1965.44亿千瓦时。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电价上涨趋势持续,同时暑季高温席卷全国,目前已有11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
受益于此,华能国际旗下国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 505.69 元/兆瓦时,同比上升高达20.7%。
然而即便华能国际上半年营收超千亿,也抵不住一路高企的煤价将营业成本大幅拉升。
财报显示,2022 年上半年,该公司共采购煤炭8821万吨,采购综合价为840.27元/吨,同比上涨41.20%。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76.70元/兆瓦时,同比上涨50.49%。
与此相对的是,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年初以来煤价表现超预期,上市公司业绩预期也有望逐季改善。上半年煤价同比上涨超过50%,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超过90%。
华能国际称,面对高企的煤价,公司优化采购策略、区域供应结构,加强与重点大矿合作的力度,提前锁定优质资源,积极有效地应对煤价高涨的挑战。
从营业成本来看,华能国际上半年同比增长 38.92%。同时,财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国内电力业务中,燃煤板块利润总额亏损90.61亿,较同期下跌506%。
作为业内龙头公司,华能国际上半年亏损的逻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早在7月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就公开发言称,2021年8月以来,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整体亏损,部分集团的煤电板块亏损面达到100%。
他认为,虽然去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布以来,燃煤发电机组市场交易电价有所上浮,但仍远低于煤价的上涨幅度,企业经营压力持续积累。
火电行业持续承压
不止华能国际,急速飙涨的煤价大幅推高生产成本后,多个上市电企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情况。
以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的部分核心上市公司大唐发电(601991.SH)、华电国际(600027.SH)、国电电力(600795.SH)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公司2021年业绩合计亏损254亿-4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258.7%-354.3%。
2022年一季度,国电电力与华电国际双双净利“腰斩”。前者公司营收467.84亿,同比上升19.83%,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下降50.66%;后者则实现营收约为288.16亿元,同比下降3.98%,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6.17亿元,同比下降50.26%。
同时,大唐发电今年一季度亏损超4亿,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44.32%。
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火电行业公司在其财报中提到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便是高煤价。
《202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电煤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涨幅远远高于煤电企业售电价格涨幅,导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
实际上,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涨价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一度出现暴涨的情况。虽然发改委等部门多举措加大煤炭供应并严控煤价,但上半年煤炭价格仍相对处于高位。
高煤价影响传导至产业链中下游,煤电、冶炼等“用煤大户”行业公司接连出现利润下跌损、经营承压等情况。
为此,今年来,国家多个相关部门先后出手调控。以国家发改委为例,其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
数日前,国家发改委又统一部署各地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全面开展落实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拉网式调查。同时,本次调查明确要求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将会同相关方面持续抓好煤炭价格政策落地见效,对价格超出合理区间的,切实做到发现一起、约谈一起、查处一起。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在政策持续驱动下,“市场煤”和“计划电”的长期错位预计会逐步修正,届时火电周期性弱化、回归公用事业属性,将以稳定的 ROE 回报,创造充裕的现金流, 并支撑转型发展的资本开支或可观的分红规模。
同时,中长期来看,火电将逐渐凸显其与风光新能源的协同价值,火电势必将由电量型电源逐渐过渡为灵活性调峰电源,并有望迎来新的成本回收机制。
(作者:凌晨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