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全固态电池企业获得融资,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超千亿
固态电池新一轮的投资热潮突然到来。
近日,全固态电池公司高能时代完成超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电池企业欣旺达以及珠海高新创投、同创伟业等机构。不久前,由碧桂园创投独家投资的太蓝新能源也宣布完成A+轮融资。此外,三星SDI已经开始建立业界第一条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线,通过试生产希望获得市场领先的固态电池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动车动力电池的技术方向。现阶段,固态电池在技术指标上领先于三元锂电池。此外,固态电池技术被认为将大幅缩减电动汽车的成本,有研究机构认为,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仅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40%。电池是电动车最大的成本所在,固态电池也因此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海证券预计,2021-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在液态电池到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应用过程中,固态电池有望享受超乎寻常的估值溢价。
从当前产业布局来看,丰田、宝马、大众、现代等多家国际车企均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布局,并加大了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投资。而早在2011年,丰田就表示将在2015年至2020年推出固态电池,其认为固态电池将完全弥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难题,同时还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然而时至今日,固态电池依旧未能得以正式应用,目前丰田预计2025年才将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LG新能源则预计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日韩美等国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布局深远、发展迅猛,尤其是日系车企有较为领先的优势。中国在该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固液混合或半固态电池技术相关的公司。目前,多家国内电池公司也在推进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
高能时代CEO董思晓认为,市面上很多固态电池还都是固液混合的半固态,不是全固态电池,而高能时代坚持的是全固态方案。“对于全固态电池,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点。”董思晓今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是电解质的批量化、低成本化、稳定化合成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二是固固界面问题导致的内阻大的问题未得到解决,三是相应的设备、工艺尚未定型。
其中,固固界面的问题分为物理层面和化学层面,在物理层面,粉体颗粒在电池充放电循环中会发生体积变大或变小,由于不含有液体,因此颗粒与颗粒之间、层与层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带来接触不良,影响离子和电子的传输,电池内阻就会增加,在充放电过程中就会发生极化问题,导致倍率性能下降。在化学层面,如果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选型不好,硫化物电解质容易与正负极材料、导电剂、粘接剂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电化学环境下,就会在界面上产生锂离子电导率比较低的反应产物,导致电池内阻增大,电池倍率性能降低。
“我们通过自主硫化锂低成本合成技术降低成本、与国内设备厂家已经开展电解质批量化合成设备实现电解质批量化生产。在物理层面通过开发特殊性能粘接剂、电解质改性等手段进行改进,在化学层面通过联合开发界面稳定的正极材料、正负极材料表面纳米层包覆,自主开发界面稳定的电解质材料等手段进行解决。此外,高能时代在与国内一些设备公司进行联合开发固态电池专用设备。”董思晓对记者表示,目前已在中国和日本横滨建立电池研发中心,核心团队出自日系车企。此外,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加速高能时代在全固态电池的产品布局、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真正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大概的时间是在2025-2030之间。实际上,中国市场现在就有,只不过是用在无人机、柔性电子等小电子产品身上。真正要用在车用动力电池上,还需要5-10年时间”。欧阳明高表示,现在国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固态电解质搞定,这就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
“对于国内,3C、移动机器人、无人机用全固态电池量产,预计2024年达到。车规级电池小规模量产时间预计2025年。韩国、日本的几家头部企业也预计纯电动车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是在2025年。”董思晓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