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林:对未来猪价预测为时尚早,要看下阶段市场行情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养猪业所受影响甚大。这期间,猪价一度犹如过山车。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表示,猪周期本质上受供需关系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背后是行业利润率的变化,是一种经济行为,需要深刻理解、尊重和敬畏,而非否定、漠视和恐惧。
1907年即在肯尼亚出现过的非洲猪瘟疫情,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迄今全球尚未研发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事实上,全球养猪业采取的都是与非洲猪瘟共存的应对策略。
在付出惨痛代价后,国内养猪业还是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比如楼房养猪。早前,国内猪企有过类似尝试。随着2019年12月,国家层面的通知明确“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针对国内养殖用地紧缺、生物防控任务艰巨、智能化和绿色养殖需求迫切等问题,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头部猪企,上马楼房猪舍项目。
秦英林称,经过最近两年多的尝试,行业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非洲猪瘟防控方法,积累了防控经验。楼房猪舍生产效率高、土地使用效率高、智能化应用水平高,对于疾病防治等有一定的优势。
秦英林认为,在没有有效疫苗的背景下,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仍然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有效途径。
在非洲猪瘟进入中国这五年来,猪周期也经历了从波峰到波谷的完整过程。秦英林认为,春节过后,正处于消费淡季,生猪价格相对较低。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猪价或略有好转。不过,目前对于未来猪价做出准确预测为时尚早,还要看下一阶段的市场行情。
为应对非洲猪瘟疫情跨地区传播,从2021年4月1日开始,农业农村部要求,逐步限制活猪调运,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新规施行至今接近1年。
来自政策层面的推动,正在重塑着养猪业。秦英林称,从“调猪”向“调肉”转变,是国家全面实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限制活猪跨大区、长距离调运所推出的有效举措。这会加快屠宰行业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转型,屠宰厂布局也将从“销区”面向“产区”布局,形成“生产端取代市场端、资源主导产业经济布局”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