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标准”行动计划发布,将完善三大先导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化对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的作用日渐凸显。

在17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介绍近日出台的《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时表示,上海《行动计划》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人民城市等方面,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规定。

《行动计划》更加聚焦上海城市的特点和需要,更加聚焦创新引领。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增加高水平标准供给,更加聚焦协同和保障。

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布局,将标准研制嵌入科技研发过程,以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形成科技、标准与产业有效衔接和耦合互动。在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域,围绕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不断进行标准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底座建设与评价、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数字安全、互联互通等标准研制。

上海在标准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做法和考虑?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产业工作一直把标准化作为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产业领域一直是上海市标准制定和应用的重要阵地。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产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布实施地方标准105项,约占期间发布实施地方标准数量的四分之一。十四五期间,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要求,聚焦重点领域,推进产业和信息化标准由“量”的规模向“质”的提升转变,以高标准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宏韬介绍,下一步,要持续完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关键环节、领域和产品的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强产业链标准协同,围绕数字化转型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标准化试点,形成一批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制造”“上海服务”的标准。

截至2021年底,上海累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15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4039项,发布实施地方标准996项。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115项。成功举办第83届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大会,连续20年举办标准化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