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次加息!高盛小摩德银齐抛激进预言,美联储跟不跟?

在最新会议纪要和非农报告公布后,华尔街大行开始警告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提速的风险。

联邦利率基金期货显示,3月加息接近完全定价,四次加息的预期正在升温。在疫情和通胀的夹击下,美联储正面临着如何平衡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考验。

高盛:加息缩表组合7月启动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持续的高通胀加上接近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将促使美联储扩大今年的加息幅度。该行首席经济学家哈齐乌斯(Jan Hatzius)表示,他现在估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实施四次加息,并最快在7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劳动力市场好转使美联储官员对上行通胀风险更加敏感,而对下行增长风险则不那么敏感。原本预计美联储会在3月、6月和9月加息,现在看起来12月将再增加一次加息。”报告提及。

哈齐乌斯认为,就业和通胀的进展将导致美联储加快缩减其资产负债表的步伐。“ 我们将缩表预测从12月提前到7月,甚至会更早,鉴于通胀届时可能仍远高于目标,我们不再认为缩表可能会取代加息。”他写道。

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也在最新利率预测中认为美联储今年每个季度都会加息一次。小摩首席经济学家费罗利(Michael Feroli)指出,美联储官员正在趋于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劳动力市场已经非常紧张,因此很难将首次加息的时间点推迟到6月。 德银则预计,缩减资产负债表将在第三季度开始。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正在为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蓄势,根据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 Watch显示,交易员预测3月加息概率已经升至76%,年内四次加息的概率为51%。不过,市场预计到202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2.04%,仍低于2018年上一个紧缩周期2.5%的最高水平。

在去年12月美联储收官会议后,外界结合最新利率点阵图开始评估今年加息三次的可能性。首次加息的节点指向5月初,也就是预计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后的下一次议息会议。

然而,形势随着会议纪要的公布发生了变化。鉴于对经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前景的预测,美联储认为可能有理由比此前预期的更快地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同时,在联邦基金利率首次上调后的某个时间点启动缩表是合适的,可能会比2017年10月上一次正常化期间更快。多家华尔街机构随后迅速上调了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预期。

美联储或保留政策灵活性

上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已经就货币政策发表了强硬表态,加息及尽快缩表似乎已经在美联储内部达成了重要共识。鹰派委员、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重申,美联储可能最早3月开始加息,然后以收缩资产负债表作为遏制通胀的下一步行动。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Thomas Barkin)、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Mary Daly)也在例行讲话中表达了对加速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支持。

本周依然会有大量美联储官员发声,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下一任美联储正副主席提名听证会上鲍威尔(Jerome Powell)和布莱纳德(Lael Brainard)的证词,因为两人属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鸽派阵营,任何有关货币政策前景的关键信息可能都意味着潜在加息周期节奏的变化。

通胀是美联储目前的最大“敌人”。最新会议纪要指出,委员们认为通胀风险甚至可能比疫情本身更大,应传达解决通胀压力升高的坚定承诺。目前华尔街预计,本周公布的去年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升至7.1%,创1982年以来新高。

不过有迹象表明,物价压力似乎正在“冲顶”。最新公布的供应管理协会(ISM)去年12月制造业PMI显示,制造商支付价格指数从11月的82.4降至上个月的68.2,为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随着亚洲地区工厂复工复产,供应链瓶颈有适度缓解的趋势。与此同时,纽约联储引入的全新工具——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Global Supply Chain Pressure Index)显示,全球供应链仍面临多重压力但可能已经见顶。

事实上,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路径并未完全“设定”。鲍威尔在上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点阵图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已经有了加息计划,委员会也尚未就结束购债后多久再加息的问题作出决定。即使是鹰派布拉德上周讲话中也有“刚中带柔”的部分,他指出如果通胀缓和,下半年可以放慢加息步伐。资产管理机构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此前在回复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3月加息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但美联储依然有足够时间评估通胀和就业走势的变化,后续加息和缩表的进程将取决于疫情的走向和经济复苏的强度。

毫无疑问,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毒株正在给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凯投宏观称,未来几天全美可能有超过500万人由于隔离政策“被困家中”,进而冲击经济。服务业遭遇寒冬,报道称有超过3300家餐馆和酒吧上周向国会发送联名信寻求联邦援助,这些商家正在面临持续走高的成本、不断累积的债务以及客户流失的多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