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官员:碳排放“双控”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如何转?怎么控?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今天(31日)表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一定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这其实就是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指明了方向”。
日前召开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今天召开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发布会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提升研讨会上,陆新明在发言中说,碳排放“双控”要不要走老路?是不是要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比如像能耗总量控制那样先做碳排放预算,设一个总量,把总量分解到各个地方、企业和单位,然后再对其进行控制,这需要深入研究。
陆新明表示,碳排放“双控”,一定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碳市场、碳金融,以及一系列的激励和约束政策。
“十三五”以来,我国能耗“双控”取得积极成效,但也暴露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缺乏弹性、差别化管理措施偏少等问题。“一刀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带来了诸多现实困扰。
2021年12月31日,《气候变化经济学》系列教材发布暨学科建设与“双碳”能力提升研讨会现场。摄影/章轲
近期,有内业人士表示,在笼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情况下,很多好的项目,比如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因为没有用能指标而不批、不建,直接制约了先进、高端新产品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因此受限。
陆新明说,对我国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科学有序实现“双碳”目标,是未来较长时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制定“双碳”目标要有长远眼光,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表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全国一盘棋,重点加强高碳排放企业的减排力度,通过碳市场交易逐年收紧高碳排放企业碳排放配额约束或提高碳市场基准线标准。碳市场基准线配额方法,可以有效激励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发挥好竞争优势。
今天发布的《减缓气候变化经济学》一书称,发展低碳经济绝不仅是注重二氧化碳的排放,也绝不仅是强行的、以牺牲我国自身经济发展为代价的节能减排,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不仅要正确对待发展经济与降低碳排放的矛盾,突破资金瓶颈,还需要最大效率地激励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