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口吞吐量4700万标箱领跑全球,上海如何缓解“一箱难求”

在中国外贸高增长的背景之下,上海港预计今年将完成47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12年蝉联全球第一。

上海市商务委(口岸办)提供的整体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上海口岸年度累计进出口货值达81671.5亿元,同比增长14.6%。预计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将超去年,创历史新高,占全球比重在去年3.2%以上进一步提升,让上海坐稳世界最大贸易口岸城市地位。

“一箱难求”如何缓解?

海运火爆的2021年,“一箱难求”问题凸显。疫情反复之下,各地的应变能力和韧性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中拉开差距。

12月22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了前11月份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 25965万标箱,同比增7.6%。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均突破2000万标箱的港口共有5个,其中,上海以4305万标箱排名全国港口第一,同比增长8%,宁波舟山以2899万标箱位列第二,同比增长9.5%,深圳、广州和青岛分别以2624万标箱、2204万标箱和2188万标箱的吞吐量占据前五强的后3个席位。

从增速来看,大部分港口增速在个位数,武汉和苏州港等部分保持双位数增长,也有不少港口呈现出负增长。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基数大的上海港在集装箱吞吐量上继续遥遥领先,前11个月的吞吐量就已与去年基本持平。

那么,“一箱难求”如何缓解?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上海港一直在努力解决缺箱难题。通过内部挖潜、提高作业效率,推出7×24小时网上办理集装箱业务,以及“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加速了集装箱流转;同时,他们还主动与国内外各大船公司沟通,出台费率优惠等措施,请他们从海外尽量多调运空箱回来。

和加大力度造空箱的思路不同,他们的方式更多是盘活资源、更好地配置资源。

上港集团在洋山岛专门建设了空箱专用堆场,并于8月与马士基、达飞、地中海、长荣四家船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再加上额外的空、重箱堆场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洋山一、二、三期码头集装箱堆存能力将再增加10万标箱。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陈炜表示,“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绝不是闭门造车,当航运业恢复至常态时,现在拼命供应的空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他们更多着眼于与全球航运界通力合作,包括与全球多家船公司合资设立空箱服务企业,以共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

数字化也是加快畅通的关键方式。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四期的码头上几乎空无一人,操作员坐在100多公里之外的办公室里就可实现多点远程操控。

上海港全方位推行的无接触式作业模式,比如实现进出境空箱线上无纸化申报,让疫情传播风险有效规避的同时,也让进出口空箱整体通关时间缩短了1~2天,加快了空箱周转速度,缓解了港口空箱堆存压力。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特别指出,上海等地实施“单一窗口”,有效地提升了口岸通关效率和透明度,压缩了跨境贸易的时间和成本。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表示,换一种大家更易理解的说法,“单一窗口”实际上就是进出口业务的线上一门式办事大厅。上海“单一窗口”支撑全国近1/3贸易量和4000万/年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全国的标杆和上海服务品牌。

申卫华提出,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通关时效。比如,货物申报时间由1天缩到半小时,船舶申报时间由2天缩到2小时,从经济效益上来说每年可节约高达20亿元人民币,初步统计通关时效压缩了一半。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

在缓解“一箱难求”的过程中,长三角一体化也在加速。

根据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今年以来,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亿标箱,标志着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港航业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积极推动长三角港政、航政、口岸管理协同,同时支持港航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进行业务协同,促进航运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便捷流动,与长三角港口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

2020年,上港集团成立了洋山、外港、内贸三大集装箱片区,以片区为工作单元推动集装箱业务发展。当年,上海港内贸吞吐量总和突破60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5%。接下来,上港集团计划筹建长江服务中心,与太仓等港、各支线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促进长江港航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互通等。

根据今年前11月份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除了宁波舟山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5%,以集装箱为主营货类的苏州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743万标箱,同比增长28.6%,规模排在全国第8位;嘉兴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也在14.8%,南京、南通等也位列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的前25强。

接下来,申卫华表示,上海将推动长三角一市三省,共同建设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深入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口岸服务,为口岸监管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不断提升长三角口岸整体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