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讲故事的汉学家史景迁去世,写活了大时代的小人物
12月26日,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去世,享年85岁。
史景迁是当代最受瞩目的美国汉学家之一,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汉学家,与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一道被称为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之后的美国汉学“三杰”。史景迁的中文名字是他的老师、历史学家房兆楹所取,含有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之意。
史景迁主要研究明清史,自1974年以来,完成了14部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包括《追寻现代中国》《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康熙与曹寅》《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他的作品基本都被翻译成了中文。
写于1978年的代表作《王氏之死》在中国最有名,这本书的研究和叙述的手法,堪称是一部微观史学的代表作。他根据《郯城县志》、黄六鸿所著《福惠全书》以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资料,用文学般细腻的语言,讲述了普通农妇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惨死在丈夫手下的悲惨遭遇,重构了清朝初期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当地土地、天气、农业、赋税、人口等问题,也在作者的叙述之下逐一呈现,生动诠释了何为“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史景迁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叙述手法,对中国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84岁的明史研究专家樊树志就多次表示,传统历史写作给人“面目可憎”的感觉,他主张历史著作应该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樊树志也写了很多通俗史,史景迁就是自己写作上效仿的对象之一。
有段时间,中国历史学界关于“碎片化”的讨论比较多,不少学者担心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一些没有“历史意义”的小问题上,从而忽视了整体。历史学家王笛表示,史景迁的研究就相当“碎片化”,如《王氏之死》《胡若望的困惑》《书的叛逆》等就是把各种零散的资料、各种碎片组合在一起建构了一个历史叙事。在王笛看来,这种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碎片缺失时,不可能拼成完整的图形,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碎片组合在一起,完整的图形就逐渐展现出来。历史的碎片也是如此,我们了解的碎片越多,便越接近对历史的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