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商务署署长:没有一家中企由于疫情暂停对奥地利的投资
当前,全球社会依旧深受疫情困扰,奥地利也不例外,刚刚结束“封禁”,并计划从2022年2月起实行强制性疫苗接种。奥地利商务署署长瑞尼·特雷彻(RenéTritscher)近日在线上接受了第一财经的采访时坦言,疫情的确阻碍了不少跨国交流,“但没有一家中企由于疫情暂停对奥地利的投资”。奥地利商务署的信息显示,即便在疫情反复的2021年,华为在维也纳的旗舰店如期开业;中国规模最大的滑石企业艾海滑石在先期完成选址后,也在奥地利完成了工厂建设。
多样的无人驾驶测试环境
奥地利处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特雷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边是法德意大利等西欧、南欧国家,另一边则是捷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过去几十年来,奥地利一直发挥着欧洲中部的枢纽作用。”
特雷彻说,这一连接西欧与中东欧的“桥梁位置”赋予了奥地利“站在西欧、辐射中东欧”的市场优势,“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发,与欧洲其他主要城市均在3小时飞行圈内”。也正是因为这一区位优势,奥地利商务署的数据显示,目前有1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奥地利为中心协调在中东欧的事务。
特雷彻介绍道,奥地利地形多元,制造业、工业企业多集中在上奥地利州,生命科学、创意经济产业则青睐维也纳,施泰尔马克州的创新和产学研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萨尔斯堡州则是实现商业重资产与轻资产结合的地区,它在德语区的中心位置和文化氛围吸引着许多跨国公司到此设立总部。
服务业占奥利地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约为70.2%,其次是工业28.5%以及农业(1.3%),机械制造、电气/电子、汽车、化工以及食品行业是奥地利的五大经济支柱。
奥地利研发财政支出的GDP占比逐年递增,2020年已达3.23%,远超欧盟平均水平。据特雷彻介绍,在奥地利进行研发还能享受到税收优待,即每投入100欧元将得到14欧元的退税。
近年来,无人驾驶的浪潮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新力量,也吸引了不少国家争相布局这一领域。在欧洲,无人驾驶也在同样快速推进。在欧洲国家中,奥地利的无人驾驶规划率先拓展到空中与地下。
特雷彻告诉第一财经,与邻国德国相比,奥地利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测试地,已有不少车企选择到奥地利去做各种测试,“奥地利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标准和德国是一样的,语言与风格都是一致的”。2016年,谷歌就与奥地利施蒂里亚州汽车产业集群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开展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和研发合作。谷歌当时表示,之所以与奥地利合作是因为奥地利有各种不同的山路、积雪道路和狭窄道路,这些都是测试所需的基本条件,而这也是谷歌所在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不具备的条件。
特雷彻告诉第一财经,他也知晓当前中国涌现造车新势力,希望今后能在奥地利市场上见到前来测试的中国电动车企。
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奥地利商务署中国首席代表乌姗姗还记得,2011年时仅有不到10家中国企业对奥地利市场兴趣浓厚,如今10年过去了,已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在奥地利市场落户投资。上海,是奥地利商务署在亚洲的两个办公室所在地之一。
特雷彻也在近年来目睹了中国企业在奥地利的飞速发展。让他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中国工商银行落地落户维也纳,将其作为中东欧总部。如今,活跃在奥地利市场上的中国企业已越来越多,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兴通讯也将中东欧总部设在维也纳,覆盖整个中东欧市场;长城汽车在奥地利设立了公司在欧洲的唯一研发中心;中车株机公司于2016年在维也纳设立了中东欧总部,并在2018年成立了公司的研发部门。
今年6月下旬,一辆满载着中国消费品的班列首次从中国(苏州)出发来到奥地利的东南部城市格拉茨市(Graz),此前,维也纳已与中国西安实现了班列的双向通行。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奥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40亿欧元。中国不仅成为了奥地利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此前,中国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的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在欧盟获得了首个飞行许可,可在奥地利全境空域全面开展自动驾驶飞行试运行工作。
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特雷彻坦言,鉴于奥地利本身市场的有限性,“因此,相较于数量,我们现在更注重的是投资的质量。我们将更加专注于研发,特别是汽车、自动驾驶、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11月30日,奥地利中资企业协会首次发布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21年度奥地利中资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中资企业对奥地利整体投资营商环境表示满意,大部分中企认为奥地利的营商环境比较稳定并有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加大投资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