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80岁以上人群需加强疫苗接种
如何恢复常态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1日在2021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一是全民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二是社区群防群控的常态化,早发现、自我防控、保持距离、戴口罩,三是研发有效的药,研发抗体、小分子化合物。
同一天,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2月1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5.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过11.6亿。
钟南山表示,根据12月9日的数据,完全接种的人数占全国人口81.9%。按照70%的保护率计算,中国全人口接种率至少达到83%以上,看起来还是比较乐观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占13.5%,接种特别少的是80岁以上的人,只有50%,这还是需要加强的。”
如何应对疫苗半年后效果下降?
钟南山强调,德尔塔是现在最普遍的新冠病毒毒株,在广州5月21日-6月19日这一波在中国社区出现感染病人,国产疫苗总体保护率为59%,不算很高,但中度跟重度就控制得很好,广州没有一例死亡,这是疫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疫苗接种还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疫苗半年后效果下降。对此,钟南山认为,这是国外国内都在面临的共同问题,“现在中国80%-90%都是注射了灭活疫苗,在这个基础上加打一针原疫苗,或打mRNA疫苗、蛋白疫苗或腺病毒疫苗,我们都在进行实验。”
钟南山透露,从实验室的观察来看,研究做到这一步,打一个疗程的灭活病毒疫苗,再打一针原疫苗是有效的,而且真实世界证实了真实有效。假如在这个基础上不管接种mRNA疫苗还是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可能效果更明显,但这只是实验室的结果,还需要等待临床的结果,需要在真实世界进一步观察它的保护力。
在有效药物研发方面,12月8日,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
钟南山表示,得病后使用该药物能降低病死率,他展示了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打了药以后,确诊10-15天内,治疗组的患者(62%)对病毒的清除率早于对照组,看起来这个抗体也是有用的。”
钟南山补充道,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研究也显示,打了这个抗体以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能杀死德尔塔病毒的水平和打疫苗的水平是相当的。这不仅可以做治疗,同时对免疫低下、多病的人,可以提供预防的作用。
边境口岸城市为何多次“破防”?
在实现群体免疫之前的这段窗口期内,中国还将持续与输入性疫情做“动态清零”的斗争。
这源于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仍处于发展阶段,周新增确诊病例继续超过400万例,死亡率出现上升,奥密克戎变异株进一步增加了疫情不确定性,中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由内蒙古满洲里输入性疫情,引发了4省6市的疫情。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起关联疫情。
米锋认为,从中国新一轮疫情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口岸城市及临近地区。疫情防控,关键抓“防”,重点是守住国门、外防输入,重中之重是口岸。
去年4月份国内发生以来40多起疫情,几乎都是和国外的病例输入相关联。边境口岸城市被反复要求要筑牢防线,为何近期仍多次出现“破防”?
对此,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的口岸、边境从数量上是众多的,点多、线长、面广,尤其是一些陆路口岸,往往缺乏一些天然屏障,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次,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人物传播,对防控增加了难度。再者,无症状感染者占有相当的比例,医务工作者,包括老百姓,也难以识别和发现。
另外,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既有通过呼吸道传播,也有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也不排除其他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可以通过物品和冷链进行传播。
“外防输入有相当难度,但是外防输入必须成为我们国家防控的重中之重。”梁万年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