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财政政策,有哪些重点方向?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备受关注的财政政策。

会议要求,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这给明年财政政策定调,释放了重要信号。

积极有效,明年赤字率和专项债稳定

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这也被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明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的要求下,中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无悬念,但具体工作有新的部署。

“上述会议确定明年财政政策的主基调是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和可持续,去年的提法是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相对而言,今年延续提高效率和可持续的提法,但强调精准性和结构性。”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分析,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意味着明年不会搞大规模财政刺激,预计明年地方政府专项规债券规模和预算赤字率大致与今年持平,但考虑到今年下半年发行的地方专项债没有落实到具体项目,明年实际可以使用财政资金要高于今年。

今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目标为3.2%左右,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为3.65万亿元。

“从此次会议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明年财政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但依然会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预计财政赤字率不会超过今年的3.2%,专项债规模可能会略有降低。”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

罗志恒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去年的“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到今年的“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保持”到“保证”,去掉“适度”,说明支出强度是硬目标,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

“会议提出保证财政支出强度,说明明年财政保持一定扩张力度,这也体现了财政政策积极性。但‘保证’并非‘扩大’,因此财政刺激力度可能与今年大体持平。”施正文说。

与往年不同,今年会议特别强调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财政支出进度很重要,如果安排了支出,但若是进度慢,将会制约政策实施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说。

罗志恒认为,今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低于往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低迷,同时明年上半年经济压力较大,上述表述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发力将适当靠前。

施正文表示,今年财政支出后置,明年财政支出会加快,这包括继续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扩大资金规模等,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

不久前国务院已经部署,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和分配方案,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不“撒胡椒面”,研究依法依规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额度。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前下达,以便于明年初地方发债稳投资补短板。

明年仍有减税降费,小微、制造业是重点

此次会议通稿,少见地两次提到减税降费。除了前述表述外,此次会议还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明年减税降费针对性很强,即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这说明减税降费政策具有结构性特征,即针对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行业给予精准政策扶持。

罗志恒表示,明年市场主体面临的压力大于今年,需求端面临房地产下行和出口从高位回落,有必要出台新的减税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要体现出结构性和精准有效性,即尤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

施正文分析,明年包括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征收率等优惠政策有望延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点和小微所得税减免政策仍可以进一步优化。可考虑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比如提高退税额等。可根据具体形势,考虑继续推出制造业缓税政策。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预计明年减税降费规模在1万亿元左右。

冯俏彬认为,明年减税主要是优化落实好已有政策。但重点应该放在降费上,提升营商环境。

“减税要兼顾长远的财政可持续性和税制合理性,以达到激发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罗志恒说。

适度超前搞基建,遏制隐性债务

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个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此次会议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冯俏彬表示,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因此会议着重强调了明年经济稳字当头。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基建投资将围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转型两条主线展开,尤其是绿色发展转型方面。此次会议较大篇幅谈到能源和资源问题,未来能源基础设施转型等方面将加强投入,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罗志恒认为,适当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的主要意图在于稳投资,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稳增长、补短板、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超前基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看资金不能投向产能过剩领域,而应该投向新基建以及智慧城市、地下管廊等领域,以提高应对突发的极端自然灾害和提高大城市管理能力。

在财政收支矛盾加大背景下,此次会议延续了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表述,并继续强调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章俊表示,过紧日子和遏制隐性债务主要目的,是要地方政府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能切实拉动经济和促进就业的项目上,同时保住过去几年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果,确保隐性债务不反弹。

“即使在经济下行加大、房地产和金融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仍要坚守财政纪律,因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能够对冲经济和社会风险,但代价是财政自身风险会扩大。为了稳定宏观大局,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将是相当长时期的常态,也体现出党政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罗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