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警惕支持实体的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股市楼市
最近,央行接连通过全面降准和下调部分领域再贷款利率向实体经济释放流动性,但这一系列举措被部分人士解读为主要利好股市与楼市等资产价格,甚至有认为这是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从具体政策看,7日起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1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7%、1.9%、2%;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共计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可见,单纯就政策本身,力度不可谓不大。
央行已明确释放流动性是针对实体经济的,如就降准答记者问时称: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但从过去释放流动性带来的影响来看,或多或少会有相关信贷资金违规流向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其他领域,就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看,这一现象尤需避免。
众所周知,去年1月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重大,直到目前仍持续有些影响,经济社会运行也未能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一背景下,以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仍面临不少困难,继续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十分必要。
不过,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时,资金投入的喜好也会降低,往往会想方设法进入股市、楼市等风险资产领域。疫情后美国等国大肆放水,导致股市、楼市和其他风险资产大幅上涨,泡沫越吹越大就是例证。其实,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类似现象也在我国上演。现实中,一张营业执照加房产证就可以贷出最高数百万的低息资金(年化3.8%左右),很多人乐此不疲,拿到钱要么买房要么投资理财;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后占据了一半以上,如何套出数十万低息消费贷买基金,成为90后们的热门话题。
所幸这些违规现象在监管层的及时整治下有所改观,近年监管部门也在持续通过整治市场乱象,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但仍有一些借款人我行我素、有令不行,原因包括银行对借款人存在过度授信、放松贷款审查以及贷后管理不到位,也有个别借款人故意逃避银行监督,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信贷资金,投进股市楼市。
然而在当前楼市受政策影响急转直下、股市也上涨乏力之际,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参与者又开始松懈,甚至有人认为降准等举措是政府在救楼市和刺激股市。很明显这是误读,因为对决策层而言,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既削弱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又极易催生资产泡沫,已形成共识。而且还一再重申,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
因此,当前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等领域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警觉,严加防范。包括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监管层要求,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信贷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各自责任,加强贷款“三查”,尤其是要强化贷后检查,搞好资金流向的监测,特别要加强对综合消费贷款、网络循环贷款等资金流向的监管,防止信贷资金绕道进入其他领域。
必须明确,这一轮的流动性释放目的是缓解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务必严防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领域,确保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