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准后,市场又迎定向“降息”

继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后,央行又祭出政策组合拳,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为市场提供不竭动力。

12月7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地方金融监管获悉,支农、支小再贷款自2021年12月7日起下调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1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7%、1.9%、2%。

在市场分析看来,这是央行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当前国内经济面临复杂形势,需要在保持总量适度的情况下,更多倚重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继全面降准后,今日央行又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应。当前,“三农”、小微企业仍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央行通过定向“降息”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降低小微企业、“三农”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有助于稳定就业、促进内需加快恢复;结构性工具有助于提升政策精准质效,更好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记者注意到,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曾于2020年2月下调。去年2月26日,央行宣布在前期已经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去年7月,央行再度调整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周茂华表示,从去年央行使用结构性工具组合拳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有效提升了政策传导效率,同时,有力稳定市场主体信心,有效促进了国内生产稳步恢复。

12月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会议同时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温彬分析称,从量方面看,截至今年9月末,支农和支小再贷款余额约为1.47万亿元,今年四季度还将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投放,提高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从价方面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有助于降低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引导中小银行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和“直达实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