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警惕鼓励生育政策成本转移到企业
“全面三孩政策”出台后,近期一系列促进居民生育的举措接踵而至,相比于少数地区给补贴、优先配公租房等举措,延长生育假、增加育儿假成为了普遍的政策。
公开数据显示,在最近多个省份发布生育支持政策后,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女性产假加生育假提升至150天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80天,并给3岁以下儿童父母双方增设每年5~15天不等的育儿假。
各地密集发布鼓励生育政策的原因是近年生育率的接连下降。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数连续四年下降,总和生育率已低于警戒线,且这一趋势在今年仍未扭转,贵阳、河南、安徽池州等地最近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新生儿筛查或户政出生登记等数据,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一些地方的降幅超过一成。如人口大省安徽用“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来形容出生人口,预测2021年出生人口为53万,而2017年至2020年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年均两位数下降,不容乐观。
不过,虽说增加产假、育儿假可以部分解决小孩照看问题,对提振生育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增设假期间接导致所在企业成本上升,或者影响女性在职场的权益,那效果将大打折扣。
就目前而言,即便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的职工假期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部分企业依然认为女性生育假期变相提高了企业成本,在用工、招聘时有意回避育龄女性。三孩政策和假期延长后,这一现象可能加剧。
生育假对职场女性的影响同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一些地方的新政中明确提出,休生育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计算工龄。但生育者在休假期间的活由谁来干,休完假之后其岗位还在不在,这都是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假期过长将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育龄女性一旦较长时间脱离社会,恢复工作和身心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根据统计,生育一孩的职场女性大多能继续工作,生育二孩后回归家庭的比例明显上升,如果生三孩,告别职场就占据多数。
换句话说,无论是延长产假还是增设育儿假,即便在政策强力推动下能够享受得到,所受一个可能的后果是,育龄女性在就业市场上被“歧视”会加剧,而这又将进一步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
值得一提的是,在就业市场上,中国女性的参与率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国家统计局曾披露一项数据,2018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7%。对很多职场女性而言,在考虑生育问题时,一个常见的诉求是,可以兼顾生育和事业,这既是为了在工作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也是在高房价、高育儿成本压力下,女性往往不得不参与“赚钱养家”。
因此,针对各地密集出台的延长假期现象,应警惕将政策成本转移到企业身上,让育龄妇女担忧职场歧视不敢生育。可行的办法是政府财政切实分担起相当部分的生育成本,通过减免税费、补偿企业雇佣成本,让企业有意愿配合政策的落地。比如,可根据企业女性职工的生育情况,采取一定的税收减免措施,对于生育二孩、三孩的员工,政府财政考虑承担更高比例的休假期间薪资,弥补企业成本。
提振生育率务必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为前提,体现男女平等,关键在于要让女性实现家庭生活和职场就业兼而得之,如果只是让女性休假,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这其中,企业的态度至关重要,不把政策成本转移到企业是底线,只有切实平衡好个人、企业等各方的利益,才有助于提升居民生育意愿。